大便卡在肛门可能是功能性便秘、痔、肛周脓肿、直肠炎等原因引起的,应根据病因进行处理,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通常与不良排便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因为结肠蠕动功能下降,导致大便在结肠中长时间停留,并出现干结的现象,此时易导致患者大便卡在肛门,排便困难。
患者应多饮水,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还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维持胃肠蠕动,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液体石蜡、甘油等药物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促进其排出,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可以通过结肠次全切除术、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等手术方式改善不适症状。
2.痔
肛垫长期受到向下的压力,可能会在反复收缩时出现回缩作用减弱的情况,并随之发生下移和增生肥大,并逐渐形成痔,其次肛垫内的静脉丛发生了静脉曲张,也易形成痔,当痔赘脱出时,可能会堵塞肛门,从而导致大便无法排出。
患者应通过温水坐浴,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痔赘堵塞的情况,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速宁片、槐角丸、清火栀麦片等药物减轻痔赘水肿,从而促进大便排出,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以通过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外痔剥离术等手术方式缓解症状。
3.肛周脓肿
肛隐窝感染、肛门直肠的手术或外伤等可能会引起肛周脓肿,肛周脓肿还可继发于克罗恩病、艾滋病等疾病,其次糖尿病、放化疗、血液病等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周围的疼痛和肿胀症状,并因此导致肛门口收缩变小,从而造成大便嵌顿,无法排出。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控制感染,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蓖麻油、聚乙二醇等缓泻剂软化大便,促进其排出,还应及时前往医院通过脓肿切开引流术改善不适症状。
4.直肠炎
生殖器疱疹、衣原体感染等病原体感染,或炎症性肠病、放射性损伤、直肠内的异物损伤等可能会引起直肠炎,患者可能会因为炎症刺激而出现里急后重感,并自认为大便在肛门处卡顿,无法顺利排出。
患者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注意休息,还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卫生,若存在病原体感染,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等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若出现溃疡性直肠炎,可以通过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进行治疗。
除上述常见的原因及治疗方式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原菌选择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等进行抗菌治疗。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增加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