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其病因复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心脏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心肌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如感染性、免疫性等。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2.药物因素
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某些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3.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如肾衰竭、补钾过多等。
低钾血症:如长期禁食、呕吐、腹泻等。
4.其他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如深呼吸、压迫眼球等。
心脏手术:如心脏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特发性:原因不明。
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应根据阻滞的程度、症状以及病因来决定。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如果阻滞程度较重或出现症状,如头晕、乏力、晕厥等,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此外,针对病因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如积极治疗心脏疾病、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需要注意的是,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对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