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及全身性反应,一般包括腹痛、腹泻频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
1.腹痛
肠炎早期,患者常感到腹部不适,出现持续不断的腹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的部位可能集中在肚脐周围或下腹部,痛感时轻时重,可能伴有腹胀,是由于肠道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引发肠道痉挛所导致的。
2.腹泻频繁
患者的排便次数会明显增多,每日可达数次甚至十余次。大便的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变得稀薄,呈现水样便、糊状便或带有黏液。因为肠道在炎症状态下,其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受损,同时肠道蠕动加快,致使未被充分吸收的食物残渣和水分快速排出体外。
3.恶心呕吐
炎症会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刺激胃肠道的神经感受器,从而引发恶心的感觉。病情稍重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现象,将胃内的食物吐出,通常是由于肠道不适及消化功能紊乱所导致的。
4.食欲不振
由于肠道的不适以及消化功能的紊乱,身体会本能地发出信号,降低对食物的渴望。患者看到食物时可能会感到厌烦,进食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长时间如此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身体虚弱。
5.发热
肠炎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体时,通常会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容易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引起发热。这种发热通常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但也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且不易治愈的情况。
肠炎的早期症状虽然多样,但若能及时发现并就医,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若出现上述症状,请务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电子肠镜等检查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