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其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心悸等,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药物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定期体检和管理压力。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常可危及生命。
1.危险因素:
年龄增长:心梗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脂: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会增加心梗的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心梗的风险较高。
吸烟: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心梗。
缺乏运动:缺乏身体活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家族病史:有家族病史的人患心梗的风险可能较高。
不健康的饮食: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压力和焦虑:长期的高压力和焦虑状态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症状:
胸痛:心梗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方,可向左肩、左臂放射,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出汗:大量出汗也是心梗的常见症状之一。
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