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致使体内形成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关节痛和(或)肾损害。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下面将从病因、症状、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六个方面为你介绍过敏性紫癜。
1.病因
感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
食物:如鱼、虾、蟹、蛋、鸡、牛奶等。
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
其他:如花粉、尘埃、寒冷刺激、昆虫叮咬等。
2.症状
皮肤症状:双下肢对称性紫癜,可突出于皮肤表面,按压不褪色,有时可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关节症状: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关节,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腹部症状: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肾脏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3.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尿。
便常规:潜血试验可阳性。
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原。
其他:如腹部B超、关节X线等检查,有助于了解其他脏器的受累情况。
4.诊断
根据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过敏原检测结果,可明确诊断。
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性关节炎、急腹症等疾病相鉴别。
5.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药物治疗:包括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对症治疗:如腹痛时给予解痉止痛药物,关节痛时给予抗炎止痛药物,血尿时给予止血药物等。
肾脏损害的治疗:如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需给予相应的治疗。
6.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
预防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去除病因、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如果出现腹痛、关节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