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的最危险期通常在发病后的2-3周内,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2.每1-2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记录并观察其变化趋势。3.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咳出。3.如果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三、预防并发症
1.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2.留置导尿管,定期更换,保持尿道口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3.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四、营养支持
1.患者在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法进食,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来维持营养。2.当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后,可以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3.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身体恢复。五、早期康复治疗
1.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2.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六、注意事项
1.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按照医生的要求给予患者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支持。2.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大面积脑梗死的最危险期是患者病情变化最为凶险的阶段,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密切配合,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