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后骨折的发生率与手术本身、骨质疏松、活动不当及患者个体因素有关,为降低其发生率,患者应注意休息、抗骨质疏松治疗、保持正确姿势、定期复查,医生也应注意手术技巧和术后管理。
根据椎体成形术后骨折的发生率,术后1年内发生率为2%~17%,术后2年内发生率为3%~24%。
主要原因如下:
1.手术本身的影响: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椎体的骨小梁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椎体的稳定性。
2.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而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进行了手术,骨质疏松的情况仍然存在,容易导致再次骨折。
3.活动不当: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护,但有些患者可能由于活动不当,如过早下床活动、剧烈运动等,导致椎体再次受到压力,增加骨折的风险。
4.其他因素: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骨折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椎体成形术后骨折的发生率。
为了降低椎体成形术后骨折的发生率,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术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休息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和剧烈运动。
2.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包括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
3.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提重物等。
4.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生在进行椎体成形术时,也需要注意手术技巧和术后管理,尽可能减少骨折的发生风险。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绝经后女性等,应更加密切地关注和随访。如果出现术后疼痛加重、活动受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