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其中甲胎蛋白(AFP)是重要指标,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肝穿刺活检是金标准,但有创。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1.病史:有乙肝、丙肝、肝硬化等病史,或长期饮酒史,应高度怀疑原发性肝癌。
2.症状:可有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热等。
3.体征:肝脏可肿大,质地硬,有结节感,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
4.实验室检查: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阳性率在70%左右。
肝功能:可了解肝脏功能情况。
其他肿瘤标志物:如异常凝血酶原、岩藻糖苷酶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5.影像学检查:
B超:可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有助于诊断肝癌。
增强CT或MRI:能更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肝血管造影:可明确肝癌的血供情况,对介入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采用。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信息:
1.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
2.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
3.影像学检查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4.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