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肾病好发于2~7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目前主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预防并发症,定期复查。
单纯性肾病好发于2~7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般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目前,主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来缓解症状。以下是关于单纯性肾病的一些注意事项。
1.一般治疗
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无需严格限制活动,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饮食:保证热量供应,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水肿时应低盐饮食,每天摄入食盐量小于3g。
2.药物治疗
利尿剂:可消除水肿,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缓解蛋白尿,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可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或耐药的肾病综合征。
3.并发症治疗
感染:肾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血栓、栓塞并发症:肾病综合征时血液浓缩、高脂血症等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应积极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急性肾损伤:少数患儿可出现急性肾损伤,应及时给予治疗,以保护肾功能。
4.其他治疗
中医治疗: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给予中药治疗。
透析治疗:若出现急性肾损伤,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行透析治疗。
肾移植:若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可行肾移植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性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家长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和休息,避免感染等诱因,以促进患儿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