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严重者可采用替代治疗,中医中药也有一定作用。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导致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除了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感染。
给予富含维生素及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有消化道症状者,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有明显肾脏损害者,应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2.对症治疗
关节痛者,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
腹痛者,可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
皮肤瘙痒者,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
3.糖皮质激素
可减轻炎症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一般使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4.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佳或激素依赖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5.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
6.其他治疗
对于严重的肾脏病变,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可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
中医中药在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可辨证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积极寻找过敏原,并避免接触过敏原,以防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