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复杂,常见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性等,易被忽视或误诊,需及时就医,综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较为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骨痛: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从而引起骨痛。疼痛为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胸椎、腰椎的压缩性骨折,甚至会导致截瘫。
2.贫血: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导致破骨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强,使大量的血钙释放入血,血钙升高又会抑制肾脏对维生素D的活化,进而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出现骨质疏松。同时,骨髓瘤细胞还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影响骨髓正常造血,导致贫血。
3.肾功能损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主要是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从而导致肾脏损伤。
4.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有肺部、泌尿系统、口腔等。
5.高钙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血钙升高,容易出现高钙血症,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多尿、心律失常等。
6.淀粉样变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还可能出现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心、肾、胃肠道等部位,导致相应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血尿轻链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髓瘤类型、疾病分期等因素制定。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