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其最典型的症状包括:
1.骨痛和骨骼病变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骨痛,通常为弥漫性,多在腰骶部、胸骨、肋骨等部位,可伴有压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骨骼变形、病理性骨折等。
2.贫血和疲劳
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导致破骨细胞增多,引起血钙升高,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溶骨性破坏。
3.肾功能损害
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在肾小管中沉积,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4.感染
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5.高钙血症
血钙升高可导致恶心、呕吐、多尿、便秘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昏迷等。
6.淀粉样变性
部分患者可出现淀粉样变性,表现为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髓瘤类型和分期等因素制定。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对症治疗等。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