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内陷可通过捏鼻鼓气法、吞咽咀嚼法、按压耳屏法、鼓膜按摩法等缓解,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儿童和老人需注意预防和治疗,有鼻部疾病等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耳膜鼓起来了医学上称为鼓膜内陷,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等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恢复的方法:
1.捏鼻鼓气法: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向鼻子里吹气,使气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缓解鼓膜内陷。每天进行数次,每次5-10分钟。
2.吞咽咀嚼法:进行吞咽和咀嚼动作,有助于打开咽鼓管,缓解鼓膜内陷。
3.按压耳屏法:用手指按压耳屏,然后突然放开,反复多次,可促进咽鼓管的开放。
4.鼓膜按摩法:将手指放在耳屏处,均匀用力向后上方按压,然后突然松开,反复多次,可改善鼓膜内陷。
5.药物治疗:如果鼓膜内陷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6.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咽鼓管功能障碍严重,或存在其他耳部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鼓膜鼓起来了同时伴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可能是中耳炎等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此外,坐飞机时,由于外界气压变化,可能会导致鼓膜内陷,此时可以通过吞咽、咀嚼等动作缓解。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咽鼓管较短、平直,更容易出现鼓膜内陷,因此需要更加注意预防和治疗。同时,一些患有鼻部疾病、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的人群,也容易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总之,鼓膜鼓起来了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注意防护等,也有助于预防鼓膜内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