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苏德成 2025-10-20 06:32:30 4

  你好,丹毒不是很严重的,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表现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丹毒的复发可引起持续性局部淋巴水肿,最后结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纤维化,称为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淋巴淤滞,也易反复患丹毒。检查,伤口及破损处的拭子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血抗链和血白细胞;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面部丹毒应行鼻旁窦放射线检查。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点赞
相关资源

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2025-10-20

丹毒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有辨证施治、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生活调理等。1.辨证施治根据丹毒的具体症状和病因进行辨证,常见类型有湿热毒蕴型、风热毒蕴型等。湿热毒蕴型多见于下肢,表现为红肿热痛,治疗以利湿解毒为主;风热毒蕴型多见于头面部,表现为红肿灼热,治疗以


蜂窝织炎和丹毒的区别 2025-10-20

蜂窝织炎和丹毒是两种常见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原菌不同、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不同等。1.病原菌不同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丹毒通常由A组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2.发病部位不同蜂窝织炎可


脚气引起的丹毒症状有哪些 2025-10-20

脚气感染可扩散导致丹毒,症状为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灼热、起疱、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坏死和溃疡。1.皮肤发红和肿胀:感染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肿,边缘清晰,与正常皮肤分界明显。2.疼痛和灼热感:皮肤会感到疼痛和灼热,尤其在触碰或移动时更为明显。3.皮肤起


脚气引起丹毒怎么治疗 2025-10-20

脚气引起丹毒应及时就医,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皮肤护理、治疗脚气、避免传染、饮食调理、注意休息并定期复诊。1.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脚气引起的丹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2.使用抗生素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来治疗丹毒。这些药物可


丹毒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10-20

丹毒病一般指丹毒。丹毒主要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局部感染扩散、免疫功能低下、淋巴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的。1.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丹毒最常见的病因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此种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引发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导致红肿


皮肤病丹毒的发病原因 2025-10-20

丹毒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性皮肤病,主要致病菌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以下是关于丹毒发病原因的具体分析:1.细菌感染:A组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丹毒的主要致病菌。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皮肤的表面或黏膜的褶皱处,当皮肤受损或出现其他炎症时,细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进


丹毒最好偏方 2025-10-20

丹毒的治疗不应依赖所谓的“最好偏方”,这些方法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和有效性验证。因此,一旦得了丹毒,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专业治疗,包括生活调理、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1.生活调理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


丹毒中医鉴别诊断 2025-10-20

丹毒中医鉴别诊断包括痈、蜂窝织炎、接触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癣,需结合症状、病因等综合判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1.痈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颈、背部。初起为弥漫性浸润性紫红斑,境界不清,迅速向周围扩大,有时病变中心可发生


丹毒属于艾滋病吗 2025-10-20

丹毒不属于艾滋病。丹毒是一种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主要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有时可发生水疱和大疱,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


丹毒反反复复不好怎么办 2025-10-20

丹毒反反复复不好大多是皮肤癣菌病、慢性湿疹等基础疾病未治愈导致,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管理。1.药物治疗丹毒患者在发病早期可外涂硫酸镁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收敛创面、消炎去肿,同时可合用青霉素杀灭病原体、控制感染,但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