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是由食物中毒引起的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夏秋季多发,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药物、应激、饮食及其他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由食物中毒引起。肠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
1.感染性肠胃炎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细菌感染: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弯曲菌等均可导致肠胃炎。
寄生虫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肠胃炎。
2.非感染性肠胃炎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药物可能会引起肠胃炎。
应激:严重的疾病、大手术、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可导致肠胃炎。
饮食:暴饮暴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可能会导致肠胃炎。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并发肠胃炎。
肠胃炎的主要表现包括:
1.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或水样便,也可伴有脓血或黏液。
2.腹痛:多为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也可表现为全腹性疼痛。
3.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血性液体。
4.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5.脱水: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
6.其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肠胃炎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感染肠胃炎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等。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
总之,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