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免疫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分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溶血病,前者多发生在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后者多发生在母亲Rh阴性、胎儿Rh阳性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果,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
根据引起该病的不同抗体类型,可将其分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症。ABO血型系统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胎儿为A型或B型;Rh血型系统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母亲再次妊娠Rh阳性胎儿。
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Rh溶血病一般较ABO溶血病症状重。多数Rh溶血病患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ABO溶血病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Rh溶血病多有贫血,而ABO溶血病贫血多数不严重。此外,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死亡或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如果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应在分娩后72小时内肌内注射Rh免疫球蛋白,以减少Rh溶血病的发生。如果母亲为ABO血型不合,胎儿为A型或B型,需要密切观察黄疸情况,一旦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孕妇,应在产前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和咨询,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