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积极治疗鼻部和咽部疾病、手术治疗等,儿童患者需及时治疗,以防影响听力。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改善中耳通气引流:首先,应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如果患者鼓膜紧张部有小穿孔,可以使用药物烧灼穿孔的边缘。如果中耳有肉芽或息肉生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清除肉芽或息肉等。
积极治疗鼻部、咽部疾病:积极治疗鼻部、咽部疾病,比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手术治疗:对于中耳粘连、听骨链中断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重建中耳传音结构。
其他治疗:如果患者有鼓膜穿孔,需要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感染。如果患者有听力下降,可以佩戴助听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慢性中耳炎患者,由于其咽鼓管比较短、宽且平直,管腔较大,故咽部细菌或分泌物易经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另外,儿童的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且炎症比较容易向周围组织扩散,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因此,如果儿童患有慢性中耳炎,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听力。
总之,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积极治疗鼻部、咽部疾病、手术治疗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感染,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