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与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1.发热
发热是肺炎常见的症状,患者体温可高达39~40摄氏度,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肺部感染病原菌后,会释放较多致热源物质,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发热。
2.咳嗽与咳痰
肺炎导致的炎性物质可刺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诱发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病原菌感染肺部后,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咳嗽是机体为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而做出的保护性反射。
3.呼吸困难
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气喘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出现紫绀。肺炎导致肺泡肺组织内出现炎症,影响氧气的交换,导致缺氧。同时,炎症还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或狭窄,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4.胸痛
肺炎患者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炎症刺激胸膜或肋间神经,导致胸痛。当炎症侵犯胸膜时,胸痛症状更加明显。胸痛症状可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因为此时胸膜受到更大的牵拉和刺激。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氧疗、呼吸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利于痰液稀释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抗感染治疗
根据肺炎的病原体类型(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对于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能需要抗病毒药物;支原体肺炎则选用抗支原体药物。
3.氧疗
当肺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时,氧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轻度缺氧可先采用低流量吸氧,若病情加重,缺氧严重,则需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
4.呼吸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肺炎患者,需要呼吸支持治疗。无创通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功能;若病情继续恶化,则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
5.手术治疗
肺炎可能引发脓胸、肺脓肿等并发症。对于脓胸,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而肺脓肿可能需要脓肿引流或手术治疗。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任何关于肺炎的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