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由感染、损伤、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不能自愈,需手术治疗,特殊人群需注意控制血糖和保持局部清洁。
1.感染
肛瘘多数是肛门周围脓肿的后果,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2.直肠肛门损伤
来自消化道的骨性异物、金属、肛表及肛门窥器等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即可引起肛周脓肿,不及时治疗,都可导致肛瘘。
3.会阴部手术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引发肛瘘。
4.结核
吞咽结核菌可引起肛周脓肿,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肛瘘。
5.溃疡性结肠炎
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6.克罗恩病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
肛瘘不能自愈,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一旦明确诊断,需及时手术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肛瘘的愈合时间可能会延长,因此需要更加注意控制血糖,同时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