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中医称为肛漏,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肛瘘切除术等,术后要做好护理,保持创面清洁,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称为肛漏。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瘢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具体分析:
1.瘘管切开术
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开放,靠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的方法。适用于低位肛瘘。
2.挂线疗法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适用于距肛门3~5cm内,有内外口的低位肛瘘。
3.肛瘘切除术
切开瘘管并将瘘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组织,创面不予缝合;若创面较大,可部分缝合,部分敞开,填入油纱布,使创面由底向外生长至愈合。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
无论选用何种方法,术后都要做好护理,保持创面清洁,促进愈合。同时,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复杂性肛瘘或高位肛瘘,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此外,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群,肛瘘的治疗难度较大,术后易复发,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免疫力,以促进肛瘘的愈合。
总之,肛瘘的治疗方法多样,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术后护理和饮食调整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如果肛瘘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