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肠镜保十年的说法,其依据主要与肠镜高检出率、肠道疾病长时间稳定性、筛查间隔时间有关。
1.肠镜高检出率
肠镜检查的检出率非常高,尤其是对于肠道息肉、早期肿瘤等病变的检出率更是高达90%以上。这些病变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从而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因此,一次肠镜可能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肠道疾病,为其未来几年的健康提供保障。
2.肠道疾病长时间稳定性
肠道黏膜的病变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正常黏膜到轻度炎症、再到重度炎症、息肉、肿瘤等病变,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因此,一次肠镜检查在发现病变后,可以确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十年)内不会发生新的病变或病变进展。
3.筛查间隔时间
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十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是个相对合理的筛查间隔时间。
需要注意,虽然十年是个相对合理的筛查间隔时间,但每个人的肠道健康状况和患病风险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筛查策略。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肠道肿瘤病史的人,可能需要每年都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另外,虽然肠镜检查具有诸多优点,但是该项检查适用于肠道不适,通过其他手段无法发现病灶的人群。如果本身是孕妇,或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人群、肠黏连或梗阻严重等情况,则不能进行该项检查。
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时需要禁食6-8小时,保持空腹状态。检查前一天只能进食低纤维、无渣食物,比如面条、米粥等。而且,还需要在前一天服用泻药清洁肠道,待大便呈清水样时才能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