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大便性状异常、腹痛或腹部包块以及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肠镜检查。
1.排便习惯改变
长期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排便次数突然增多/减少,可能提示肠道功能紊乱或占位性病变。持续数周的腹泻,尤其是夜间排便增多,需警惕炎症性肠病或肠道肿瘤。
2.便血或大便性状异常
肉眼可见的鲜血便、暗红色血便,或大便变细、表面带凹槽,可能与痔疮、息肉或肠癌相关。黑便(柏油样便)可能为上消化道出血,但若同时伴腹痛,仍需排查肠道问题。
3.腹痛或腹部包块
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左下腹隐痛,或自行触摸到腹部肿块,需警惕肠梗阻、炎症或肿瘤。例如克罗恩病患者常伴右下腹疼痛,肠癌晚期可能出现腹部可触及的硬块。
4.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长期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下降、乏力,可能与慢性肠道出血或恶性肿瘤消耗有关。
40岁以上人群、有肠癌家族史者,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定期筛查。肠镜检查前需遵医嘱清洁肠道,确保检查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