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步骤通常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
1、术前准备
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技术,确定颅内血肿的准确位置和大小,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头部固定,头部周围的头发需剃除并消毒,手术区域需进行严格的无菌处理。
2、手术操作
在麻醉和消毒完成后,手术医生使用手术刀沿术前标记好的切口切开头皮,然后用电钻或锯子在颅骨上钻孔,形成一个小的骨窗口(即“骨瓣”),以便进入颅内。在显微镜下或直视下,手术医生使用吸引器、镊子、吸管等工具仔细清除血肿。这一步骤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对于较大的血肿,可能需要多次抽吸和冲洗以确保彻底清除。在完成血肿清除和止血后,手术医生需将硬脑膜缝合,然后放回骨瓣并使用钢针、钛钉等材料将颅骨固定回原位。最后,逐层缝合头皮和头皮下的组织。
3、术后护理
术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观察,以及格拉斯哥评分、瞳孔变化等神经系统症状的评估。术后需留意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感染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手术,需要神经外科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手术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谨慎操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