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通常不会引起发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伴随发烧症状。
引起发烧的原因主要是致热源的作用,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致热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病原体,以及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
急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喛气、恶心、呕吐等,有时会伴有肠炎,从而导致腹泻。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引起的,而不是由于病原体感染或炎症反应引起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急性胃炎可能会并发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感染、弯曲菌感染等。这些细菌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导致发烧。此外,严重的急性胃炎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也可能引起发烧。
对于急性胃炎患者,如果出现发烧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大便常规等,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进食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