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 > 正文

国家机关可以参与产品经营活动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非常大的,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什么方面的?下面由律师工作站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全国人大的权利有哪些

法律常识:

全国人大的权利有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监督宪法的实施;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修改宪法;

监督宪法的实施;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1965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机构名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主要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政方针,行使国家立法权。行使下列职能:

1、修改宪法;

2、制定法律;

3、监督宪法的实施;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的人选;

7、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8、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决定国民经济计划;

10、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11、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12、决定大赦;

13、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2)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秘书长;

(3)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

(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说明:

1、第一届全国人大从1954年-1958年召开

2、第二届全国人大从1958年-1963年召开

3、第三届全国人大从1964年-1965年召开

1975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机构名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设置时间:1975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主要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政方针,行使国家立法权。其职能同于1954年到1965年期间。

1978年-1982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机构名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设置时间:1978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主要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政方针,行使国家立法权。其职能与设立时相比,没有变化。

1983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机构名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设置时间:1983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主要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政方针,行使下列职能:

1、修改宪法;

2、监督宪法的实施;

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6、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7、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8、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0、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1、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12、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13、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14、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1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2)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说明:1983年-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大、1988年-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1993年-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1998年-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大、2003年-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每年均召开了一次会议。从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哪些

一、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哪些

首先,全国人大代表主要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时候进行提案、表决事项、提出意见批评,同时还现有言论不受追究权、刑事豁免权等。主要权利有以下:

1、表决通过修改宪法、法律。

《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法律案的意见提出权。

《立法法》第三十六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法律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应当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专家、部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方面的意见。论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法律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将法律草案发送相关领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

《代表法》第三条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二)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三)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四)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五)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六)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列席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的权利。

《立法法》第二十八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4、刑事豁免权。

《代表法》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5、言论自由发表权。

《代表法》第三十一条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二、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

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人大代表的基本职责人大代表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3、人大代表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4、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自觉遵守大会纪律,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发表意见,积极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努力做好大会期间的工作。

5、人大代表应当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活动,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协助人民政府推行工作。闭会期间代表参加活动的时间,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每年20天,县(市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每年15天。

6、人大代表应当参加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法制讲座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7、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常走访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8、人大代表要密切与选举单位的联系,积极参加原选举单位组织的各项代表活动,经常回原选举单位听取意见、报告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9、人大代表应当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