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 > 正文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工作计划(实用5篇)

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工作计划(实用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工作计划(实用5篇)》。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工作计划 第1篇

智能开采的基础是采煤工作面各设备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单机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控制系统在集成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协同控制。煤矿智能开采工作面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和各煤矿实际情况,分类施策、分级实施,建成初级、中级、高级智能化煤矿和智能开采工作面,实现煤矿智能开采少人化/无人化。

截止2020年底,全国尚有煤矿4 700余处,主要产能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安徽、河南等省份,各地煤层赋存条件差异较大,主要煤矿区生产技术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发展煤矿智能化特别是智能开采工作面,既要有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又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根据《智能化煤矿建设指南》(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要求,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工作面设计参数、产能指标等要求,建设不同模式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条件适宜的薄及中厚煤层实现智能化少人开采,逐步推广应用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液压支架自适应支护、智能放顶煤、刮板输送机智能运输、智能供液、综采设备群智能协同控制等技术。鼓励条件适宜的工作面应用基于地质模型的智能化开采实践。

根据《智能化煤矿验收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智能化井工煤矿建设条件分为Ⅰ(高级)、Ⅱ(中级)、Ⅲ(初级)级,综合评分应满足≥85分、84~70分、<70分,分别采用对应的智能化分级评价指标进行验收和评价打分,评价结果细分为高级(≥85分)、中级(75~84分)、初级(60~74分)智能化煤矿,权重从高到低按采煤系统、掘进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主煤流运输系统、信息基础设施、通风与压风系统、供电与供排水系统、辅助运输系统、地质保障系统、智能化园区与经营管理系统等10个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得到最终评分。

根据《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指标体系》团体标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为Ⅰ(高级)、Ⅱ(中级)、Ⅲ(初级)级,综合评分应满足≥85分、84~70分、69~60分,低于60分未达标。

综合分析以上政策标准,给出智能开采工作面分级原则如下。

(1)充分考虑煤矿实际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合理确定智能开采工作面建设等级,在综合机械化采煤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装备,逐步提升单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发展综合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充分考虑煤矿设备更新和经济状况,结合老旧设备淘汰计划情况,有序确定智能开采工作面建设等级及其建设时间节点。

(3)充分考虑煤矿自身现有人才资源情况,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有序确定智能开采工作面建设等级,确保人才配备到位。

通过以上智能开采工作面分级确定原则,做到分级合理明确、建设经济合理、运维保障可靠。

根据《智能化煤矿建设指南》(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国家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试行)对智能采煤的分级建设要求见表1。

表1 国家能源集团智能采煤分级建设要求

序号类别基本目标功能要求1初级构建“自主移架+记忆割煤+跟机干预+集控”采煤模式,实现采煤工作面“5”人生产作业目标智能采煤系统相关装备满足下述要求:(1)采煤机具备记忆割煤、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并安设摇臂摆角、机身倾角等姿态监测传感器(2)液压支架具备自动跟机移架功能,能跟随采煤机自动完成伸收护帮、移架、推溜、喷雾降尘等动作(3)集控中心具备工作面可视化,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和泵站“一键启停”,移变开关远程控制,设备数据显示上传等功能(4)刮板输送机机尾具备张力自动控制功能(5)采煤工作面具有自动喷雾高效除尘系统2中级构建“协同作业+有人巡视+远程干预”采煤模式,实现采煤工作面“3”人生产作业目标智能采煤系统相关装备在初级基础上满足下述要求:(1)采煤机具备记忆割煤+人工远程干预割煤功能,满足远程集中操控的要求(2)液压支架具备姿态感知监测、人工远程干预找直等功能,超前支架具备远程控制功能(3)集控中心具备采煤机、液压支架、找直系统可视化远程操控,设备状态实时监测,采煤机和液压支架数据自动生成报表上传等功

续表1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工作计划 第2篇

…… 此处隐藏3493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