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 > 正文

怎么创业才能成功(个人如何定位)

老t来找我喝茶,说今年日子不是很好过,想多交流寻求转型建议。

咦,我记得去年年初去他们公司,他还在忙着扩大规模,招兵买马,搬大办公室,这才一年,变化这么大?

其实也是意料之中,在深圳也有这么个现象,今天风光无限,明天关门大吉,这叫“深圳速度”,一个创业公司,能活过三年就很不错。

老t是专门帮创业者做商业计划书的,非常垂直,也很专业,在天猫有四个店铺,这个类目都做到了全网第一,然而只是表面风光,成交的客单价不高,模版流水线操作,并不赚钱。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市场断崖式下滑,目前只能保本经营,他一直有关注我,我这一年反而顺风顺水,势头不错,我们虽然合作次数不多,但每次交流都感觉很同频,是一路人。

他说,创投市场,这一年整体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以前政府都在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现在呢,很多政府报告,几乎不提创业两个字了,反而是让企业各种税改,给员工交社保,提高了企业主经营成本,为啥?三年一周期,三年前吆喝,现在到了交成绩的时候。

结果呢?去南山科技园的创客基地看看就知道了,那些小房间的小公司,公共卡座的自由职业者,现在大半已经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整个投资圈,已经很难听到融资的消息,投资人捂紧了口袋,创业者勒紧了裤腰带,很多公司当年炒作得很热闹,现在却很安静低调,老t从事的领域,自然也受到了大环境影响。

我很直接的说,大环境也许和你关系不大,你只是深圳的一家小公司,政策也影响不了你,是你的定位和盈利模式出了问题。

我问,你有分析过你的客户群体吗?用户画像是怎样?

他说,天猫及线上平台的量非常大,每个月平均有200万成交客户,都想创业,有赌博的意味在里面,比如花三五千做一个商业计划书,去拿上百万融资的人占大多数。线下的,反而都是做实事的,客单价也更高,可以谈到两三万。

我说,对了,其实你应该学会四个字,学会拒绝。

为什么?你成交的线上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创业者,这些是赌徒,不是做实事的,他们没有什么沉淀价值,甚至是负能量,客单价也不高,你做的很辛苦,没有利润,关键是,他们很难成功,百分之80在一年后都会消失,你服务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不大。

这部分人你应该拒绝,专注去服务那些有成长价值,想做实事,能后续和你共同成长起来的创业者,帮助他们做创业计划书,融资规划,甚至资源对接,做成一个圈子,把客单价也提升。

比如像我这样的客户,我们已经走上轨道,有稳定的盈利渠道,也有专业和团队,也付得起你的咨询费,你帮助我融资,可能会更容易,对大家都是共赢和长久的,你的定位错了。

他说,那部分客户不做了,会不会是损失?

我说,重新调整你的产品线就行了,你应该参考我的路子,把自己商业计划书领域的专家,定位垂直领域的超级ip,出书,做视频,积累粉丝,做知识付费,做社群圈子,线下培训,知识网红,了解一下?

那么,上述那部分大众小客户,你应该筛选,做成200,1000的知识付费产品,你不用帮他们做计划书,你可以教他们做,或者让他们听你的课。再从中选出部分高质量,重点服务,两条腿走路,打造个人ip,聚焦服务超级用户,做减法,更聚焦,少即是多。

现在做个人ip还有机会吗?

当然。以我对你的了解,抖音,微信公众号,你现在来做并不晚,因为你非常专业垂直,演讲功底很好,也有培训经验,自己也玩过新媒体,文字和演说都很擅长,又是创业者,老板,非常有潜质。

我一个朋友,叫商标先生,和你很类似,他出了一本书,现在也在抖音站台讲商标,粉丝数十万,经常线下讲课刷脸,现在公司的活都接得忙不过来了,你可以参考下他的成长路径。

老t听了我的建议,好像找到点感觉,又继续和我说起他这三年在深圳创业的故事,最开始也是一个人在创客中心起步,一个月做三天活,就活的很滋润,可以到处去旅游,后来慢慢业务多了,就开始招兵买马,现在团队核心股东有四个人,对他也是不离不弃,在经营困难的时候还留在他身边帮助他,甚至有离职的员工还愿意兼职帮他做事。

可见,老t的人格魅力也是很强,我看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