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 > 正文

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不服判决可以怎么做?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不服判决可以怎么做?的观点吧。

最近看到一些比较令人费解的判决,例如云南孙某某**多人还能被改判,陕西某地法院院长之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最后被判决缓刑。作为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如果对案件的判决不服,需要怎么处理呢?本文将简单教下大家。

注意一下,本文主要讲的是公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常见的影响被告量刑的情形

先简单讲一下,会影响被告量刑的情形,受害人一方,可以根据下面这些情形,大概判断被告人是否可以减轻、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注意一下,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二、精神病人,还可以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三、残疾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四、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未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五、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六、从犯、胁从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七、自首和立功,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立功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重大立功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7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能不能判缓刑?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影响量刑的情形,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一个17岁(新闻报道年龄被人为改小了一岁)的未成年人持刀将人捅死,假设罪名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那么这属于前面的第一种情形,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般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假设应当判10年,减轻处罚后,可以降一档,判3至10年也是可以的,判决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宣告缓刑。也就是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完全可以判决3年有期徒刑,然后再宣告缓刑。

陕西省某地的案件,就是这个结果,判决3年有期徒刑,缓刑5年。但笔者认为,虽然判决符合法律规定,但是量刑畸轻,有违公平正义。被害人一方如果遇到这些情形,怎么处理呢?我们下面讲一下。


受害人不服刑事判决怎么办?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在收到判决书后5日内,可以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检察院在收到请求后5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如果检察院决定不抗诉,而受害人又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笔者提供一份刑事抗诉申请书模板给大家参考,请见下图。


总结

最近的一些刑事判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特别是陕西的故意伤害致死案,案件的更多细节可以公布出来,否则会让大家质疑司法,很容易会让人觉得存在司法不公。如果你是受害人,遇到明显不公平的刑事判决,建议尽量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作者 杨恩雄律师

对于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不服判决可以怎么做?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