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随手拍总结 第1篇
为了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规范投放垃圾的意识,近日,xx小学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身边点滴做起,让学生小手拉起大手,创造家校共育的新气象。
一、宣传工作
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期间,xx小学首先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板、LED电子屏幕循环播放宣传标语进行宣教,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设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学校设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有明确的分管领导、责任人、清洁员等,制定校园可回收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垃圾分类的活动倡议,介绍校园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布置落实垃圾分类的具体活动安排。在校园、班级、办公室、食堂等地按要求严格设置分类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可腐烂的厨余垃圾等,引导全体师生及家长抵制乱丢乱扔,并树立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
在各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如:开展“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垃圾分类主题班会、举行绘画、手抄报设计比赛、利用废旧可回收的垃圾制作艺术作品等等。同时,各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制,学生定点定时回收废弃的可回收垃圾,每周统计上报。每周进行一次垃圾分类情况总结,对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学生和现象进行批评指正,对垃圾分类到位的学生进行奖励。并且,鼓励每个队员争当小小记录员和监督员,准备一本记录册专门记录每位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执行情况,互相监督,创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做下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xx小学全体师生和家长必将共同努力,提倡低碳环保,享受绿色生活,为创建文明城市、美丽家园作出更多的努力!
生活垃圾随手拍总结 第2篇
这次的“校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从20XX年xx月xx日展开至x月x日,x天的时间里,学校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即使在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们对垃圾分类活动的热情依然没有减少,因该继续鼓励这样的行为,将垃圾分类的评比长期的加入每周的评比中。然后,在这次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对这次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宣传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先开展了宣传期,由各班的班主任召开班会学习垃圾的分类,要保证每个同学都能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校园中我们在宣传栏更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新一轮的黑板报评比,让同学们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垃圾分类。
在这个阶段,可以看出有不少的同学都是非常有兴趣的,毕竟现在垃圾分类将逐渐成为主流,对生活有关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在生活中已将逐渐开展了垃圾分类活动。
之后我们还增加了分类垃圾桶,但是还没有启用,垃圾桶上清晰的写明了该放入何种垃圾。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这段时间,也常有路过的同学驻足学习。
二、活动开始
在经历了短暂的几天学习后,我们正式开始了垃圾分类,各班级也要求严格的按照分类将垃圾打包丢进分类垃圾桶,包装上有各班的班号,以此分别对各班进行评比。
在活动开始的前几天,因为有些同学参与不积极,或是缺乏分类知识,被发现好几次乱丢垃圾,对这种行为我们严厉打击!由学生会随时检查并记录到班。在这样的整治后,情况变得好了很多。
之后随着活动的推进,垃圾分类的活动也愈演愈烈,在评比上升到班级层面之后,同学们都更加有了积极性,对自我的约束也更强了。班级间也出现了分类的攀比现象,校园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生活垃圾随手拍总结 第3篇
垃圾,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因此“垃圾”对人们的健康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就是要靠我们的`自觉,把不同的垃圾安放在属于它们不同的“家”。只要我们动手分一分,我们的家园就会美十分。
20xx年10月11日,小班组的老师们组织孩子在各班活动室里,通过讲解、提问、游戏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程。小一班、小二班和小三班的老师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初步引导幼儿说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它们的“家”是可回收垃圾箱。剩饭剩菜、骨头、蔡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厨余垃圾箱就是它们的“家”。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它们都是有害垃圾。小四班的老师引导幼儿通过看垃圾图片,并把图片卡投进相应的垃圾箱里,知道了哪些垃圾放进相应的垃圾桶里。小五班的老师组织幼儿通过讨论、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桶。
本次垃圾分类的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家长、老师以及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提高大家积极动手、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
生活垃圾随手拍总结 第4篇
为全面落实《省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文件要求,进一步改善全乡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的环保和垃圾处理意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山清水秀地干净”目标,根据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关于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政府支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原则,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构建农村环卫队伍,建立和完善“户分类定点投放、村收集转运、乡集中处理”的乡、村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乡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并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乡村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为干部群众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乡、村、组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协同推进。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2.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注重对乡、村、组垃圾的清扫、清运、处理等治理措施,保持农村的良好环境卫生,重视垃圾分类,按照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对可回田复土、堆肥利用、能源转换的垃圾尽可能回收利用。
3.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既着眼当前,又兼顾长远,科学规划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因地制宜,选择经济适用、安全无害的处理方式和技术;建立和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垃圾处理率。
二、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县提出的“今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总体要求,明确年度工作任务。
(一)工作任务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1)以村为单位,在全乡所有村组开展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2)在各行政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道路沿线、水塘边和村庄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1)乡启动集镇污水处理建设规划。(2)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点全面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积极探索节约有效的技术和途径,因地制宜选择简便易行、生态环保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严禁生活污水直排直放。(3)水库水质治理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全面取缔或补签水库承包合同,全面实行“人放天养”,坚决打击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施肥养鱼等行为,确保水库水质全部达到III类以上。
(二)工作任务
在全乡村组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常态,实现“六个有”和“六个基本没有”。“六个有”即:有机构队伍,有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及网络,有生态高效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稳定来源的工作经费,有保洁、管护机制,有考核评比具体措施;“六个基本没有”即:集镇内外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内基本没有垃圾和村庄周边基本没有成堆垃圾,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岸边基本没有乱倒的垃圾,公路、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乱排乱流。
(三)工作任务
在全乡所有区域形成科学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长效机制,使垃圾污水治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运作模式
结合__乡具体实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农村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置,严格末端控制,严禁垃圾进入江河、水库等水体,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一)垃圾处理模式
1.乡镇处理模式。乡政府兴建1座(或多座)垃圾填埋场,集镇附近的村负责在辖区各个组内设立垃圾收集点,采取“户保洁、村收集、乡处理”的方式,其中:“户保洁”即各村民小组由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并将垃圾初步分类后投放到指定地点,小组聘请保洁员(一般一个村民小组聘请一人)负责将定点投放的垃圾收集拖运到本组的一个固定场所,同时负责本组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村收集”即由各村聘请的环卫专干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并将各村民小组固定堆放点的垃圾收集清运到本乡的垃圾填埋场。
2.村组处理模式。偏远(离集镇远)的村庄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自然沟壑或废弃坑塘、砖场深坑等地形建设小型垃圾填埋场(没有的就在山场上选址新建),通过“户保洁、村收集处理”方式,进行填埋或焚烧,解决近期山村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问题,零星散落农户以户为单位处理为最佳方式。同时,垃圾填埋或焚烧前,也要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减量化处理。
(二)污水处理模式
各村应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
1.分散处理模式。可在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推开。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
2.集中处理模式。可在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村庄推开。将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处理村庄全部污水。污水处理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
四、实施内容
(一)宣传动员,教育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改善农村环境、转变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新生活”宣传活动,开好乡、村农村清洁工程动员大会,组织开好各村民小组清洁工程动员大会。采用广播和图展、标语、横幅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教育宣传农民将生活垃圾简单分类,养成定点投放的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工作。
(二)迅速启动,集中清除。
从8月底开始,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乡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农村陈年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存放多年、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存量垃圾,可对上层垃圾进行清理后覆土绿化。道路两侧、排水沟渠、饮用水源地等区域的存量垃圾,要进行彻底清理,转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清理后的区域及时硬化、绿化,及时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巩固工作成果。
(三)完善机构,定岗定人。
按照“管干分离,养事不养人”的原则,乡政府安排专人负责乡域内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和具体操作;各行政村按人口3左右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优先从低收入农户和低保户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环卫专干、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组建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
(四)摸查情况,合理布局。
各村需摸清本村各自然村基本情况,包括户数、人口数、日产生活垃圾量等情况,做好自然村的垃圾收集点选点工作,利用现有的处理垃圾手段,对收集点的垃圾及时进行填埋或焚烧。对本村各自然村和路网的布局做好梳理,规划一条合理的垃圾清运路网,为实施垃圾长期处理工作打好基础。
(五)配置设施,尝试运行。
乡政府建设好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消纳场所。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池、垃圾房等非密闭性垃圾收集设施,集镇和村庄可按10-15户配备1个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从垃圾中转站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当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辆运输,从村庄到垃圾中转站可使用密闭式简易车辆运输。环卫保洁员按标准配置“一车、一铲、一钳、一帚”和保洁服。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推进机制,乡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乡长__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__、常务副乡长__、综治办专职副主任__任副组长,中、小学、卫生院负责人、乡干部、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__乡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__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日常工作。各村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根据村民小组和人口的多少确定工作人员,村支书和村主任要亲自抓,具体划片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在乡驻村干部指导下制定村规民约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细则,层层落实,长抓不懈。
(二)明确分工。
(1)乡政府职责:负责保洁队伍、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建立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制度。(2)村组和理事会职责: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管理环卫设施,按“一事一议”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工作,做好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3)环卫专干职责:负责村主干道的清扫,村主要活动场所的保洁工作,村组范围内固定投放点的垃圾清运到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协助村干部负责自然村保洁员选聘、监督。(4)保洁员职责:负责自然村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打扫清运和农户投放点垃圾收集分类清运处理工作。(5)农户职责: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垃圾源头分类和定点定时投放工作。
(三)落实经费保障。
按照“村民自治、乡村资助”原则,乡政府承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费用。村、组承担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保洁及环卫专干、保洁员工资等日常运行保障费用。各村民小组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在乡政府的指导下确定收费标准,主要用于村庄保洁费用,包括垃圾分类减量、收集、清运至本组垃圾固定存放点的费用。
(四)深化宣传教育。
乡、村和村民小组要利用宣传单、图展、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及时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要求,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先进典型。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开展观摩培训,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督查考核
(一)建立督查机制。
乡政府将分工作组定期调度、督查、抽查、通报有关情况,制定督查考评方案,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对各村清洁卫生和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进行考核,重点督查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保洁人员队伍建设、卫生费收缴、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群众满意度、垃圾收运、人员配备和经费收支等情况。同时,要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序,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体制机制不健全、经费收缴不到位、工作迟缓、进展不力的村进行批评并在年终考核时扣除相应分值;对建设工作不力给全乡治理工作带来被动和负面影响的,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乡政府将对各村进行评比表彰,各行政村要在农户中开展“卫生户”、“文明户”、“清洁户”等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积极性。
生活垃圾随手拍总结 第5篇
一、工作进展
目前,***的1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垃圾分类。并通过“户集、村收、镇运”的方式,最后经由区环卫处运至演武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利用。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和目标。镇领导和机关干部包保各村,各村干部包保各村民小组,同时发动各村党员,村民小组组长和村民代表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镇包保机关干部经常下到各村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垃圾分类工作。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完善协调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成员职责和工作分工,有专人管理。
(二)制定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有序推进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根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及其下辖行政村制定相应工作方案,便于指导具体工作。
(三)开展垃圾治理工作。***通过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暨“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动员大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议”等方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广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召开镇、村、农户三级动员会,宣传动员、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安排相关工作。结合各村实际,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垃圾分类内容,发放宣传单1万余张。由镇里牵头,组织各村进行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单,并认真开展解释和宣传教育工作。
发动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中、小学积极组织各个班级召开“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课上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都愿意争当环保小卫士,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促进垃圾分类从小抓起,从基层筑起,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努力营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镇政府为每个村配备2个分装有毒有害垃圾的垃圾箱,鼓励村民将有毒有害垃圾放在垃圾桶内。镇政府投入资金制作了垃圾分类标识和党员包户公示牌共计2300个,分别下发到各村,要求村民按要求自觉实施垃圾分类。针对塔峪公里沿线、村路两侧、河道沿线存在的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乱栏乱挂、乱排建筑垃圾等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使镇村环境和容貌得到了较大提升。
三、取得成效
通过开展工作,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环保意识已基本建立,我镇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所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四、存在问题
1、法治滞后,且缺乏操作性。当前通常把垃圾分类投放视为一种公益行为,以鼓励为主。对垃圾分类没有设置底线,法律缺位,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和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