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很多人会问大叔:“为什么国内疫情过去了,我的生意也不见起色啊?”
这是其中一位朋友的故事,相信不少人看完都会感同深受。
说好的“报复性消费”,flag还没立,就已经倒了。
曾经我们所以为的经济模式是:大家都憋了大半年了,终于可以出来放放风狠狠的血拼一把了。全国解封之后,旅游、消费的盛景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真实世界中的中国群众,其实是这样的:
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还大肆掏腰包消费,想什么呢?
这样一来,各行各业的老板们,一脸懵逼,这不按套路出牌啊,说好的国民消费总量不会动摇的呢?
各种消费准备好,等着最后几个月来完成一年的任务,可实际效果呢?现在能出来一起聚餐的,才是过命的交情,尤其是公职事业单位人员。不敢聚,既怕自己也怕别人。不敢出游,出游要申报;家里有孩子上学的,也不敢乱窜,为了孩子能安全开学上学,只能在当地窝着。
这是吃着国家饭,不受疫情冲击的人群,但他们承担不起一点点风险,只能谨小慎微,安耽不动,这可是暑假带孩子旅游主力军。没有这个群体,纵使酒店难得迎来空窗期,但是没有人去游,又哪里来的黄金周呢?
“我老公工资打五折,3000,我工资不打折,6000,过的异常艰难,这几个月除了吃饭,几乎没别的开销。不敢花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正常的收入,怕钱不够用。年后有一笔几万块定期到期,取出来就放家里,想着万一出现最糟的情况,还能坚持个一阵子。”
这是一二线城市里的白领,也是节假日消费的主力军,现在都只敢在家吃饭了,那么消费怎么办。其实最核心原因是经历了全民炒房之后,“蒸蒸日上”的房地产不光压榨着商户的利润,更是绑架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钱包。
当“高高在上”的房贷占工资的比重超过一半的时候,谁还有天天下个馆子、买点衣服的闲心。
正如疫情催化了直播带货的进程,它也不过只是压垮“消费降级”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真实。
太多人生活的世界,被这场疫情彻底改变了。五年以后回头再来看,发现2020是最好的一年。
线上吧,全面线上吧,大叔能开的药方只能精选百姓刚需商品类,然后通过线上来销售,这才是接下去几年能逐步慢慢重启江山的正途。
下一篇文章,大叔会继续写火热的直播行业,有哪些是真正有利润挣钱的公司。结论先告诉你们,大部分所谓的参考们,其实都在亏钱图热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