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 > 正文

未成年人游戏充钱可以退还吗?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未成年人游戏充钱可以退还吗?的观点吧。

近日,有多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家长的某品牌手机进行游戏充值,金额高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家长**品牌手机客服申请退款,并提供相关证明(游戏充值截图、证明孩子可以操作游戏的视频、家长的身份信息)后,客服以无法证明游戏是未成年进行充值为由拒绝全额退款。
@未来网 记者了解到,孩子使用该手机玩游戏时并没有对孩子进行身份认证,而是直接通过手机设置的手机账号完成自动登录。



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问题一:未成年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游戏充值,充值钱款是否可以退还?
答:
依法可以退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第9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类似案件中,如果未成年人确实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大金额充值,该行为与未成年人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且不属于纯获利益法律行为,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那么游戏充值合同为无效合同,充值钱款可以退还。
问题二:家长提交相关资料后,客服以无法证明游戏是未成年进行充值为由拒绝全额退款,仅退款充值金额的60%。上述行为是否合理?
答:
退款60%是否合理,需审查游戏提供方是否有过错。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类似纠纷中,如游戏充值的民事法律行为归于无效,游戏提供方应当向家长返还充值款,那么家长方亦应当返还已接受的服务,恢复合同缔结前的状态。 游戏提供方付出了提供服务的成本,且该服务不方便返还, 折价补偿也符合法律精神。
退款是否全额,比例多少,主要是看游戏提供方是否有过错:1、是否严格落实了网络游戏实名制,客观上有没有没有做到“人与号”的对应关系;2、在技术和平台设置上是否采取充分手段预防未成年人冒充成年人进行充值、消费,是否尽到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保护、照顾义务。
所以,游戏服务方仅同意60% 的退款是否合理,尚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问题三:记者向客服致电后,客服表示全额退款需要家长提供孩子游戏充值时的视频录像。这一要求是否合理?
答:
要求提供“充值录像”,强人所难。依据民事证据规则,谁主张谁举证,家长主张孩子充值,就该提供相应证据,这个在法律上是说的通的。 但是,要求提供孩子充值的录像,那就强人所难了。因为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瞒着家长进行的充值。判断是否孩子充值,并非只有“录像”这一个证明路径。比如说:账号注册信息、充值时间、所玩游戏是否与未成年人学习生活规律相吻合等相关情况来综合判断。



问题四:假期是未成年游戏充值的高发时间段,家长在孩子游戏充值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很难退回充值游戏的全款。
张博律师建议各位家长:

1、全面履行监护义务,引导孩子养成阅读或运动的好习惯,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2、保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及相关银行、支付平台账号密码,防止被注册;

3、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为孩子设立“成长账户”,并与孩子做出使用项目的约定,让孩子有一定自主权。如果发现了孩子大额充值游戏的情况,要第一时间与游戏提供方进行协商。还可以通过投诉、起诉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对孩子过于责怪。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解决退费问题重要的多。


对于未成年人游戏充钱可以退还吗?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