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杨江参 通讯员 赖良德 陈春燕 文/图
疫情期间,泉州涌现出许多有爱的人,他们捐款捐物出钱出力,或尽心尽力做志愿者,或创作抗疫歌曲,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共同战疫的决心。“阿公”们用热乎乎的“家常菜”,温暖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120多位社区居民化身“客服”“跑腿员”,不求回报,把菜快速送到居民手里;两位泉州姑娘别出心裁,创作抗疫表情包,为“大白”们加油鼓劲;而“上有老下有小”的福利中心员工们,更是儿童生命安全的“守护者”。疫无情而人有情。这场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人间处处有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阿公”们的爱心餐 吃出家的感觉
疫情发生后,泉州常泰街道树兜社区,有这么一群“阿公”,他们用热乎乎的“家常菜”,温暖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每天9点多开始,常泰街道树兜社区一间古大厝的厨房里,总能见到几位老人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买菜、洗菜、备菜、烹煮、炒菜、分装……一阵忙碌后,50份饭菜终于打包完毕,虽然都是简单的“家常菜”,但看起来十分可口。“快,趁热给大家送去!”饭菜打包好后,蒋金华便和几个“老伙伴”一起出发,大家骑上各自的电动车,三两一组,兵分多路,前往社区各个防疫点送餐。
“阿公”们在准备爱心餐
蒋金华是树兜社区老人协会会长,他说,一轮轮的核酸检测、一次次的深夜坚守,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社区老人们都看在眼里,十分心疼,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经商量,大家决定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爱心餐,老人们动手煮饭菜,费用则由协会出。
“他们非常辛苦,我们没办法到一线抗疫,那就发挥余热,让他们能按时吃饭。”蒋金华说道,常来帮忙的几位都是“阿公”,年纪最大的已82岁,别看他们年纪大,但干起活来腿脚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得知社区老人自发组织为工作人员煮饭送餐后,不少志愿者也主动加入他们的行列,有的帮忙煮饭,有的帮忙买菜,人人出一份力,让一线抗疫人员每顿都能吃到热腾腾的可口饭菜。
“收到老人家送来的饭菜,我们心里都觉得很温暖。”常泰街道树兜社区党委宣传委员蒋伟鹏说,能为如此可爱的居民奋战,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饭菜非常可口,很多工作人员都说吃出了家的感觉”。
“抗疫”表情包 为“大白”加油
疫情期间,有这样两位泉州姑娘,她们奔赴于抗疫一线的同时,还利用休息时间,提笔作画,用一套可爱的抗疫表情包,交出了自己的抗疫答卷。
泉州姑娘王燕清与黄雅聪均是业余漫画爱好者,黄雅聪身为驻村干部,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披上了“红马甲”前往一线,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而朋友王燕清则是泉州鲤城区环保局工作人员,也为抗疫工作尽一份力,她选择在“幕后”做疫情相关的数据汇总工作。虽然工作不一样,但她们都选择用表情包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城市。
两位姑娘制作的“抗疫大白”表情包 (部门供图)
“因为身边有很多亲人朋友化身‘大白’,早出晚归地冲锋在抗疫一线。”王燕清说道,于是,她就设计出一个“大白”形象,打算做一组表情包为他们加油。创作过程中,她时常与黄雅聪交流,雅聪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便决定一起参与进来,她们思考并一同创作出两套表情包,“抗疫大白”与“抗疫大白第二弹”。
黄雅聪
王燕清
表情包上架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短短几天时间,累计下载量已突破2万,累计发送量近7万。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呼吁大家及时做核酸打疫苗;给泉州加油打气……两位姑娘画中的“大白”们活泼生动,同时也画出了“大白”们背后的艰辛。
他们牢牢守住 儿童“零感染”底线
疫情发生后,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全体工作人员以中心为家,统一食宿,牢牢守住儿童福利领域“零感染”底线。
“来,我们一起搬上去。”“抗原检测,我们做好二级防护先给孩子们做。”“视频会议开始了,大家防疫知识学起来……”疫情发生以来,中心主任杨雅菁一家都冲在抗疫前线,她和下沉社区工作的女儿互相鼓励,更是以身作则坚守使命指挥调度中心全局,凌晨半夜接到通知争分夺秒一个个地通知,方案预案的修改,功能区的规范设置,防疫漏洞的查补,防疫措施的强化,在她的带领下,工作人员上下团结协作共同抗疫。
儿童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孩子们做抗原检测
“你要注意安全,吃了吗?”“你也是,注意休息。”这是中心收养教育科卢小晖科长和丈夫孙建基警官的日常通话。他们将初三的大儿子独自留在家中,将幼儿园中班的小儿子托付给亲戚,一同奋战在抗疫一线。孙建基是安溪县公安局增援鲤城队伍的带班队长,每天在各个执勤岗位冲锋在前。作为收养教育科科长,卢小晖每日要组织孩子们开展特教手工活动、健身运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关爱服务活动,引导孩子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并及时开展封闭期间心理疏导,同时组织收养人员学习病毒防疫知识,提高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水平,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组织孩子们开展特教手工活动
中心还有积极担负采购、储备、搬运物资,清理卫生、运送三餐的男同志们,他们用坚实的臂膀全力保障大家的安全食宿;还有一批下沉社区的党员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大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组成可爱的儿童福利工作者队伍。他们相信,疫情会过去,真情弥足珍贵,一起笑看春暖花开!
居民需要什么 他们主动“跑腿”
“您好,这里是金山邻里‘家家帮’服务队,您需要什么菜或者物品呢?”一大早,泉州鲤城海滨街道金山社区的8名居民志愿者来到居委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接受居民订单,统计物品订购需求,大家时不时看一眼手机上的时间,以免错过各保供企业的截单时间。
120余名志愿者为社区居民配送物资
这8名居民志愿者均来自金山邻里“家家帮”服务队,这支队伍成立于去年12月,起初只有20余名队员,主要负责矛盾调解、民情观察等工作。疫情发生后,服务队主动承担起卡口值守、核酸检测采样点秩序维护等工作,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其中,队员达120余人。为保障物资供应及时到位,服务队建立客服组和配送组,主动承担起物资采购和末端配送工作。
志愿者运送物资
“鸡蛋、蔬菜、水果、肉类、鱼类、面粉……客服组要准确统计好每一位来电居民的需求。”客服组志愿者小蔡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轮岗值守,保证随时有人员在电话前待命,确保每个居民的物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我们每天都要接听上百个电话,有时晚上休息都会梦到自己在接电话”。
志愿者运送物资
“您好,我们是社区志愿者,您购买的物资已经在楼下了,请您及时下来领取。”每到一个片区,派送组的志愿者便会逐一致电通知,让各楼栋居民错峰下楼领取物资,避免人员聚集。“我们一天最多要送近700单保供套餐。”派送组组长小许说道,针对个别不方便下楼的老人或者残障人士,志愿者会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真的非常感谢每一位志愿者,让我们每天都能买到新鲜的蔬菜和鸡蛋。”金山社区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
“大家体现了邻里互助的朴素情谊,是’远亲不如近邻’的真实写照。”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党委书记曾玉云说道,很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他们是金山社区最美的“志愿红”。
编辑: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