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 > 正文

你被减薪了吗(疫情时代最可怕的事情之一)

有个读者向我咨询了一个职场问题,他是武汉人,已经居家隔离一个月了,平时在深圳上班,最近公司传出有裁员的可能,目前所有人底薪减半,每天要干的活却还是一样的多,而且更加没日没夜了。

他心里有点慌,也很迷茫,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也不知道结束以后回到深圳会怎样?他说很想趁现在还算半自由状态,好好做下准备和规划,如果做一个自由职业者,应该从哪入手?能做哪些事?

首先,关于裁员和减薪,作为创业者,我也是理解的。

疫情对于大企业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他们家底够厚,现金流充足,有品牌影响力的,国家和银行也会援助,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真正影响大的是中小微企业,基础薄弱,现金流一断,人心涣散,业务停滞,公司就不能正常运转了,而且现在还不是最严峻的时候,要看未来两周大局势的影响。

如果你信任你的老板和公司,对你们的未来有信心,他们确实对你还不错,你在这个平台还有发展的空间,那么,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认为你还是应该扛一扛,和老板一起杠过去,坚定的和他在一起,信心比钱重要,心在一起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等翅膀硬了再飞也不迟。

其次,自由职业者,特别是专业技能类,并不是适合所有人,要看自己的经验,资源和专业技能,你是否变得值钱了,你才能赚到钱。

比如,你以往的工作经验有什么成功的案例?有没有什么事事是你一直坚持在做,可以总结出一套经验分享给别人的?你能帮助别人解决什么核心难题?你的绝活是什么?这些对于有些岗位的职场人老说,在某个领域有多年沉淀积累的很简单,对于部分人,他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需要花时间来思考,聚焦,积累,磨练。

如果你有足够的储蓄,也有这个耐心来成长,有这个勇气来挑战,我认为可以试试,超级个体创业会是未来的大趋势。如果你觉得做不到,那就呆在一个好的平台,跟着一个对的老板,再积累几年,在团队成长,可能比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要更适合。没有好不好,也没有对与错,也有适合与否。

再者,你抓住这次疫情给予的逆袭机会吗?如果这段时间,你尝试了去做想做的事情,可能不用等疫情结束,你自己就有答案。

这个月,我发现身边做新媒体的人,很多人都是业务爆棚,直接开挂,比如玩直播的,从春节前就开始日日播,现在也几万粉丝了,有从2月开始写公众号的人,现在已经开始变现了,也有普通读者开始运营自己的付费社群,还有善于讲课的,知识付费最近做的风风火火,我们公司这段时间的新老项目,这几天都排的很满,没错,现在其实就是新个体崛起创业,最好的时机,也是新媒体人爆发的机会。

的确,在新媒体平台,会表达又有内容的那一撮,能写的能讲的能演的,借助工具的力量,就如诸葛亮借东风,这些工具帮助我们能无时无刻艺术又畅通的表达自己,能让我们和读者用户消费者陌生人离得越来越近,然后相互产生“化学反应”,发生链接,结果无外乎是将“人,钱,产品”链接到了一起,有才的人可以变的有财,但是这只是第一步。

聊到“人,钱,服务”,我想起早上和线上新媒体课堂的团队聊到一个话题,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初衷到底是什么?其实我最初想的很简单,就是沉淀社群的优质专业内容,传播给更多需要的人,这是社群的一个附属产品,也是我们对线上知识付费的尝试和开始。

做了这几天,其实数据还不错,因为我们并没有抱着马上盈利的心态来做,而是真的把好的课程当作福利和大家共享。

过程中,我们也会疑惑,为什么要发动这么多人力资源?过于透支我的公众号信任值得吗?有时候,我们在背后付出很多,可能对方并不以为然,因为免费的东西都不值得珍惜,有门槛才有价值。在执行过程中,我们也会复盘,我说,我们应该对自己狠一点,自己专注做优质课程才对,我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

自己有流量了,有数据了,有影响力了,才有底气和信心,影响更多人加入。

这些年,我看到很多人想成为大咖,大家也都很努力,但是最后我们发现,专业度不是决定因素,专业度决定你能否起飞,决定一个人能否飞的长远的是格局和情商,是这个人的骨子里是否有爱,内心是否柔软。

在新媒体,搞个事,难免要发动别的大咖,借助普通人发动裂变传播,帮你推广,才有可能获得流量和更高的转化,这中间也有一个很艺术很商业的东西,叫做“会分钱”,包装一下,叫做“格局”,叫做“人格魅力”。

别看现在这么流行合伙人的称呼,一旦涉及到利益冲突,几百块都能让你探测到对方的底线,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算盘。

扯远了,也没远,如果你出来创业了,这些事也迟早会遇到,会面对,要解决,在打造个人ip这件事上,性格决定我们是否适合做这事,方法决定我们能走到哪一步,格局决定我们能走多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结果。

写到最后,我自己也在反思,我应该把资源和精力,多放在已经跟我们付费合作的优质客户身上,他们才是我的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