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靠谱的阿星
我其实很早就萌生了写书的想法,以前读书做学术研究要出一本书,特别抱着出一本“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代表作,想想至少需要十年八年。考虑到我国社会科学本身也需长时间科层修炼,等熬出头,锐气也消磨差不多了。而相对来讲,在商业领域写一本书则容易一些,其考核指标不在于学术圈和同行的认可,而是最终取决于市场,说白了,你做出的东西究竟对读者有没有用,值不值读者愿意掏钱买并且愿意推荐给周围人去学习。这可能也是我选择做自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因,尽管我还是使用写论文方式在做行业评论。
对经常进行内容输出的自媒体来说,把文章中观点总结汇编成书并不是很难。很荣幸曾有图书出版公司在3年前就找过我,让我把公众号里的文章交给他们编辑来汇编,我就坐着等书、分利润就行了,版权和署名还是归属我,我考虑一分钟之后就拒绝了!虽然我是做互联网行业分析的自媒体,我对出书这个事件看得还是很庄重的,我希望自己的第一本书得完全自己操刀来做,要把自己能向人分享的干货,以一个完整的、原创的体系呈现出来,我认为这是“书”区别于其他内容资讯、调研文章、知识付费专栏的最独特的优势,如果仅仅是我以前写文章的汇编,即使整合的再完美,也不是我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
在对的时间遇到能够推你一把的人是很好的机遇。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李利健老师在两年前找到我一起商量策划一本书,她在媒体上看到我写了几篇关于企业转型通过做内容和自媒体方式来升级的建议之后觉得很出彩,她也敏锐的意识到,这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痛点,这个里面很很多东西可以深挖。
而与这本书前世今生的故事还远远不止这些。(文末对粉丝有特别福利)
01
为什么是我来写这样一本面向企业的《媒体化战略》?
我在企业里负责做宣传负责市场策划类工作,经常听老板讲一套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故事,对不同的人反复讲,慢慢变得我自己也能讲了。而当我准备去跟人分享时候也是按照这样逻辑去分享,我才发现,所谓品牌就是把一个理念以及相关理念的解决方案讲一千遍、一万遍;只有在分享过程之中才能根据行业发展和工作经验方法不断进行迭代,使得这个体系愈发完善。
我做自媒体以来真正成体系化思考和分享的品牌课程主要集中以《企业如何低成本做大媒体影响力》为主题的演讲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2016年CMO训练营创始人班丽婵老师在我撰写了一篇关于互联网广告模式文章发表之后,她觉得我可以深入讲一讲该选题,当时整个营销行业也面临和互联网融合产生了很多新机会。而我针对群里是CMO人群特点,专门做了这一期怎么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媒体推广和内容营销的课程,当时在一期微信分享演讲结束之后,社群内就有100个左右实名自报家门的好友,并且是付费过来听各个企业营销中高层。CMO训练营趁热打铁,将这套课程结合我的微信语音分享和PPT内容推成为了脉脉App职场、锦囊专家App的精品课程。
在2017年至2019年之间,我又把门课程结合我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观察将课程不断迭代更加具有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在中国公关网(线下)、盒饭财经读书会、市场部网(线下)、以太资本、学霸十三妹(直播)、创业人物访谈(线下)等进行了多次分享,还有一些的的知识付费平台邀请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社群里相聚,本就是来自天南地北、各行各业,很多学员听了我课程之后给我了很多及时的、积极的、正向的反馈,甚至一些问题交流和深入互动,这些都在不断推动我去对体系进行反思,现在想想这些工作是“功不唐捐”,构成了我写《媒体化战略》的理论框架和干货准备。
所以,大家看起来这本书是用了一年半载的思索和撰写打磨,实际上也是用了5年多的时间,是我工作经验和实战经验的凝聚。
我之所以出这本《媒体化战略》最大的执念,就是让更多没有听过我线上或者线下课程分享的朋友能有机会通过书本形式来系统学习和了解——企业如何在数字时代做好公关和内容营销;而这本书将在未来成为我与五湖四海朋友进行精神对话、思想碰撞最好的“媒介载体”和“沟通平台”。
做自媒体能够坚持下来的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领域,并且乐于把自己所钻研的东西分享出去,并且是短期之内不计回报心态坚持下去。当然有很多人做自媒体做得比我出色,比我入行时间更早,甚至比我更对媒体产业运作更资深,那为什么是我来讲“企业如何打造媒体影响力”、“企业如何做媒体化战略”、“企业如何布局自媒体”、“企业如何做媒体公关”这个内容,并且能够得到很多企业高管、创业者、投资人、行业大佬的赞赏?我觉得这与我的“发心”有关。
很多知名的自媒体是从媒体出来的,对媒体的盈利模式和自媒体盈利模式是讳莫如深的,把企业当做客户但不太希望企业能系统掌握构建媒体化方法和手段,这就导致了懂得企业不说闷声做了很多内容产业布局和流量业务,不懂企业也不会有人告诉他们媒体运作逻辑以及自媒体运营整套技能,只能不断找专业人士帮忙,“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当然这也无可厚非,而是一种长期现实。
而我的职业背景从在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文宣和品牌的,当我自己深入到媒体和自媒体创作之中,每天与不同的媒体打交道,我能够深切体会,自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一整套运作逻辑与企业内部宣传、市场推广、广告策划以及站在企业公关角度出发所做工作之间有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慢慢摸索出升级企业传播一些方法和心得,当这些内容分享出来时候,是企业很多老板以及多年做市场的朋友能够感到相见恨晚、豁然开朗的。
而我本人除做《低成本做大媒体影响力》微信课程这个付费产品以外,还做了一个《人人都应该具备企业服务思维和方法》课程,我把企业服务(to B)作为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工作技能来进行分享,其反馈并不亚于前一门课程,很多人在听完这堂课之后对在职场上打拼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媒体和媒体变现模式也有了深入了解;还提前了解数字化升级趋势与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潜力。本来站在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整个媒体行业和自媒体本质上都可以to C吸引流量和做知名度IP,在变现路径是依靠to B的。后来我做了几年公号真正写出一篇“破圈”的爆款深度文章《如何快速读懂商业模式》其实在这个领域内不断琢磨和探索的成果。
只有当我们一起回归商业本质时候,就会站在一个更高格局来看到自媒体、媒体、内容平台所形成“媒体化环境”对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存在的真正价值,绝不只是做推广,当作宣发渠道那么简单,而是关乎到企业能否成功转型的突破口,就像很多草根和有才华的人依靠自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内容流量红利实现阶层跃迁那样,其实在企业身上也可以可以同样发生这样奇迹,当然还是需要一些媒体化方法论指导的,这样可以少让企业走很多弯道,少花多少冤枉钱,这也是《媒体化战略》所要着力解决的。
讲了这些与书写作动机和积累,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无论我做什么职业,讲什么内容,我对企业传播变得更高效和更实用这个事情还是有深厚和朴素感情的;这决定了我是为数不多愿意帮助企业通过媒体来了解互联网,通过媒体商业模式来认识互联网商业模式,通过媒体经营来完善企业推广的自媒体。
02
《媒体化战略》这本书讲了什么,能够企业带来什么?
我在《媒体化战略》之中对“媒体化”给出了这样定义:
『媒体化是组织机构或个人主动适应拥抱媒体发展线上化、数字化的一种思维方式或经营方式。』
在我的书里讲媒体化,不是从一般用户看待互联网媒体,也不是媒体人吸引用户去做自媒体的书,也不同于高校传媒学者对媒体产业观察,我写书的出发点是:
『把企业现在面临互联网时代做营销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商业模式)所需要面临与媒体化环境打交道的核心事情放在媒体化环境之中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做会更省钱、更省力、更有效,把企业从市场推广、品牌传播、流量变现用“媒体化”这个概念一以贯之进行打通,把“媒体化战略”转化为企业做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新经营方式,成为企业的员工在线上做市场、做品牌的新思维方式和组织形式。』
运用《媒体化战略》的企业,不是要做互联网流量平台和内容平台的旁观者,而是做躬身入局的参与者,是和用户打成一片的朋友型人格,站在用户利益和体验角度上来看待内容营销所有工作。
《媒体化战略》不是讲“什么是媒体化”的现象概括,而是教企业如何进行新媒体人员即市场营销人员的组织活动,是站在企业经营的全局角度来进行战略思考,不是拘泥于具体事务层面,或者是按照不同职能部门做一些工具层面的修修补补,而是一个基于对于媒体、营销底层逻辑理解之后形成一个方法论体系。如果不能对于现在企业所面对的媒体化新营销环境了解不清楚,也就会抱着过去所积累经验所形成营销方法来拾遗补缺。
在底层逻辑的梳理方面,我在本书的认知篇帮助企业决策者、创业者、市场从业人员构建起对媒体行业规律认知的。我对媒体的本质、自媒体公司化与媒体自媒体化现状梳理以及媒体化发展趋势,媒体化组织原则都有系统梳理,对不同企业、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怎么选择做媒体化也有不同的建议。在认知篇中,等于是把企业应该怎么做媒体,如何借助媒体化弯道超车,如何通过自媒体布局做MCN进行了讲解。
这一篇内容主要是要帮企业朋友树立起一个认知:“原来我的企业也可以做出一家媒体公司,也可以按照现在媒体公信力修炼方式和自媒体人设IP形象去圈流量、去养号、去做内容、做成交的。”
当企业经过“媒体化战略”新理念的洗礼之后,进入到团队该如何执行的环节。
我在策略篇之中把企业媒体化战略任务锁定到“媒体化营销”,因为只有营销才是一个企业真正能够牵动从产品设计、迭代到用户接触价值链的全过程,并且也是能够整合起宣传、广告、市场、策划、销售、财务等不同人员的核心。
我在策略篇之中重点讲什么是媒体化营销心法原则,企业如何运用媒体做IP矩阵?如何布局自媒体账户?怎么在互联网时代最有效的、最省钱并且一本万利方式,媒体化营销与传统广告模式、推销模式、文宣模式区别在哪里?怎么去做公关和广告?要执行这些工作,进行穿针引线需要有一支商业内容团队。
企业进行媒体化营销首要任务不是去请外包团队,而是要培养一支经过媒体化营销训练的懂用户心理、懂流量技巧、懂制造媒体感兴趣的软文高手和内容专家,企业老板要把企业内部员工变成研究他们公司内部产品、商业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业内权威和专家老师甚至行业IP,让他们能够与用户进行信任成交。
而这支团队做市场任务和场所转移至流量阵地,流量在哪里,这种媒体化团队就在哪里,眼下就是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甚至一些社区型媒体等,这些都是媒体化团队可以解锁的工具和流量场地。企业就不只是在这些平台里面撒钱广告主,而是其中真正互动网络营销玩家,他们团队本身内容撰写和制作能力、运营能力、与业务部门配合转化能力都会成倍提升,用好“媒介”本身也就成为了市场人员的主要工作。
在企业媒体化战略的落地阶段,企业就会有超值业务回报和经营实质改善。
比如企业一开始本着是去做媒体公关和媒体影响力的工作的,媒体化企业就发现这个工作已经是顺带就可以轻松完成了,因为企业团队在媒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之中就让自媒体人设账户不自觉就“进圈”了,其所产出的内容味道也成了“媒体腔调”和“自媒体口吻”了,自然而然就够匹配到更好的媒体资源;也能不断搭建一些适合本行业多品牌、多细分自媒体账户,企业本身就成为不缺流量资源、不缺变现渠道(也就是自己原有的产品)的MCN,是培养年轻人做媒体化营销的孵化器,而不是仅仅做内部宣传或者单纯对外公关。这才叫“授人以渔”,本来是准备去钓鱼的还担心钓不到鱼,结果不知不觉承包起整片池塘。
媒体化战略相对于市面上其他的营销方法或者技能方法而言最大区别:“讲究企业做媒体品牌和自媒体矩阵的布局,让二者之间齐头并进,相互协调;媒体化营销宗旨追求的是获得客户信任感,以这个“正心诚意”去以内容营销和媒体公关等工作来壮大企业影响力;最终企业要通过全媒体布局尤其是私域流量运营,转化流量形成流量运营的内外双循环。”
企业运用了媒体化战略,就能够规避了企业只做内宣和只做对外公关的弊端,避免了企业品牌传播与市场业务脱节情况,把“市场销售”放在媒体和自媒体流量变现环节来进行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考虑变现,导致硬广告和推销泛滥,而没有从内容给用户真正带来的价值感和信任感,正如任何媒体是由于给客户带来专业影响力而生存下来一样,企业也是如此。
做自媒体推广和媒体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企业回归到“营销本质”——输出价值,成己达人,把企业的故事、理念、需求变成用户的故事、故事、需求,这就是信任感。而有关全媒体布局我除了讲企业如何做自媒体以外,我还讲了如何做直播带货,如何做短视频内容,如何做私人微信号,如何做小程序,如何做App,以及这三部曲之间顺序不能颠倒的教训。因为从事互联网行业分析缘故,里面很多方法和案例是从相应互联网平台和生态服务商那里拿到的内部资料,所有案例都是我自己跟过了合作过才吸纳其中作为论据的。
《媒体化战略》其实是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形成软实力的、能给客户带来价值病创造业务增量经营体系。而当企业本身掌握了媒体化战略之后,再做媒体公关不是在存量之中做消耗了,而是想办法在流量资源基础上做增量。
03
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么样的?
我的本意是想把书做成演讲的文字版本分享,也不知不觉之中“取法乎上”了。
实际上这本书写了两遍。在写第一遍的时候,是解答企业如何做媒体公关、如何做自媒体这个问题,大概是2020年重阳节时候完成;在收到出版社编辑的反馈之后;我开始着手修改实际上是写第二遍,站在企业移动营销战略的维度,把各个章节进行了全面梳理,直到2021年元旦节才将正式书稿交到李利健老师,她惊呼,“我把书几乎是全部重新写了一遍,当时感觉在格局上上升了一个台阶”。
一般真正好的文章、好书,是需要做两遍的,这样首尾、前后的逻辑是通畅的、一个整体;甚至任意读其中一章一节都可以于部分之中见到全体、即使读者不从头读到尾,根据业务所需直接读其中一个章节都能够感受到本书之中媒体化战略理念渗透和指引,从而获得一些启发。
而对于要化解企业传播痛点、或者是目前创业阶段正好面临产品推广和品牌工作时候,本书能够给朋友们提供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而阅读这本书,我建议可以把前言及三大篇开篇论述部分看完,再看抽空把本书所汇总和制作的共计20多张表格、图片看完,完成这些大概只需要一个小时,而剩下的实操部分可遇到问题针对性做参考和佐证,尽管有些部分不会是很详尽,其实也是提炼了很多内容之后的精华部分,这样可以适应当前大家看书时间少但有能够保证本书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和职场人士解决问题。
本书推出之后得到了国内知名上市公司企业创始人、独角兽公司创始人、知名投资人、高校教授、知名作家、知名媒体人、公关专家、营销专家、产品经理等联袂推荐,这让我很感动,在这里郑重表达感恩之情。
而电子工业出版社对于这本书的市场预期也抱有很大的期待,目前当做是市场类年度重点图书在推荐,一本书推出实际上不仅仅是作者付出,这背后还凝聚了出版社图书编辑、校对、设计师、推广、渠道的努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当然这些努力都得在市场上得到检验。
就像《媒体化战略》书分为认知、策略、落地这上中下三篇一样,我也是媒体化战略的实践者,帮助企业做好媒体化营销将成为我未来的核心工作,从理念布道到落地反馈我都会与企业一到推动媒体化战略真正惠及更多企业和更多人。
我会拿着书去拜访企业、参观项目、也会做培训分享,我会用这本书里面所讲的媒体化战略来帮助企业一起来解决推行媒体化战略过程中冷启动、团队培训、资源对接、传播的深度合作,以及具体到每个企业内部的媒体化战略梳理以及工作模块咨询等,大家阅读过程之中对本书有什么疑惑可以随时加我微信与线上交流以及合作。
也就是说,我会把本书在实践之中写第三遍,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把书写在大地上”。
愿意找我就本书感兴趣涉及领域进行培训、咨询以及相关深度合作的企业朋友,多多益善,让我们一起来丰富这一崭新的移动营销方法论体系。
媒体化战略是一个开放的、能动的、创新的体系,在企业传播和市场实践之中将爆发巨大生命力和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