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 > 正文

如何认定经营者价格欺诈行为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如何认定经营者价格欺诈行为的观点吧。

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网友咨询:

  如何认定经营者价格欺诈行为?

  律师解答:

  经营者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其他使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上当受骗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性是价格欺诈违法行为的首要特征。经营者以欺诈手段使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其进行交易。经营者明知自己的相关价格行为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结果,但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经营者提出相关价格行为不存在欺诈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的主观故意,并且提供相关证据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客观公正地对相关证据进行核实,研判是否可以排除经营者存在欺诈的主观故意。

  律师补充: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价格欺诈行为:

  (一)谎称商品和服务价格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二)以低价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以高价进行结算;

  (三)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四)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标示价格以及其他价格信息;

  (五)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

  (六)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七)通过积分、礼券、兑换券、代金券等折抵价款时,拒不按约定折抵价款;

  (八)其他价格欺诈行为。

  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在首页或者其他显著位置标示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低于在详情页面标示的价格;

  (二)公布的促销活动范围、规则与实际促销活动范围、规则不一致;

  (三)其他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和价格促销行为。

  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等强制平台内经营者进行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

  【法律依据】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行为和价格欺诈行为的监督管理和查处。

  本规定所称明码标价,是指经营者在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依法公开标示价格等信息的行为。

  本规定所称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对于如何认定经营者价格欺诈行为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