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PUA一般是指对方采用各种方式贬低你的人格和尊严让你屈从,当你屈从于他之后,你以遵从他的意志为目标的一种洗脑和控制方法。
精神PUA早已超越了所谓男女恋爱采用极为卑劣下作的控制手段,而是覆盖在每一个人生活工作乃至于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乃至于一个国家都有可能成长处在这种PUA的精神暴力之下,当我们认识到了这种洗脑方法,就能够真正明白很多话术背后的真正的秘密。
因此这篇文章是一篇帮助更多人免受精神PUA毒害的文章。
一、首先明白精神PUA触发的机制:需要有熟人营造环境场
比如如果有一个陌生人不由分说的肆意辱骂你,对于你进行人身攻击时候,你会怎么样?一般人会本能产生警戒,然后权衡是否有必要进行回击,还是直接判断为蓄意挑衅而直接声明为“这是故意引战和诋毁”而选择避让。甚至被辱骂对待的人实际上还有一种道德优胜感:对方是一个喷子、键盘侠、杠精、网暴分子,甚至你内心可能直接对手段不光彩的对方进行了鄙夷。由此可见,由陌生人发起的人格打击和尊严蹂躏看起来“侮辱性很强,其实是伤害性很小”。
因此触发精神PUA必须要有一定是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的,甚至有一个第三方信任中介在其中才能产生运转的。这个信任中介,可能是一个你熟悉的环境,或者几个熟人朋友介绍,还是你经常看到那个名人等等。
比如你在群里被人辱骂为垃圾,而那个人曾经是你的微信上的好友,可能是因为理念不和,也可能是别人就是觉得一时口嗨,而群里有很多你所认识的好友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是很生气的,很想回击的,而对方也是利用了这样一个半熟的环境对于你进行精神PUA,你不可能直接退出群而显示出胆怯,而只能忍受各种来自侮辱的咆哮,然后对手在完全不讲理的情况下将你碾压。这个时候再来几个帮腔,在一旁添油加醋,可以将这种群内PUA氛围不断调高。这里触发PUA的场景是你认为群内是可以沟通的,是值得信任的,在这种微环境内实际上人是很有表达和表现,以及被别人接受的需求的,因而就模拟了一个能够进行PUA的环境。
熟人攻击是建立在对你自身信息足够了解的前提下的,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发出和自身周边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是开放状态的,能够让自己被人加深理解,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身上心理防线的钥匙及薄弱点也出让的,在这种情况也是能够被人从社交媒体上上获取大量信息之后发起网络攻击的,直接达到“诛心”的效果了;而不仅仅只是在一些出钱买罪受的传销课程上被应用,而很多传销课程大多都是打着放“心灵”和职场修炼之类的幌子张开的。
这种精神PUA术还广泛应用在我们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之中。
再比如职场上,老板反复强调,你的工作能力实际上是公司提供给了你的训练的机会,你离开了平台什么都不是;或者反复渲染外界失业率多么高、多少企业亏损倒闭了,而我们还是在苦苦支撑我给你们发的工资,你们要知足和感恩;再比如你年轻不工作不加班精力也是浪费了,再看看电视和情侣逛街的周末还不如处理一件工作来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水平等等,这些实际上比较简单的话术,但是他能够发生作用的地方就是在公司职场这个环境里,人对于身边的了解同事或者伙伴有信任中介存在;而老板本身又相对来说对于你的简历所呈现的家庭、年龄、性格、专业以及工作中的表现、职场心态过渡阶段以及经济状态、内心的渴望等都相对了解的情况下是能够给予针对性的精神PUA手法的。这个时候一般人都会屈从于老板的洗脑之中,当然老板之所以是老板还在于能够给予相应的服从之后应得的利益保证,人即使为了利益也会说服自己相信这个是对的,把自己的意志交给老板之后也能得到一些积极反馈以及周边人的榜样支持,这样就会看似有漏洞的PUA深信不疑。
再比如在家庭场景之中,实际上是一个人最没有戒备的时候,黑格尔说过,“自由就是人在家里一样。” 在家里虽然也有人管着但肯定不必有什么戒备,但是在家庭环境之中PUA就是夫妻双方如果是十分要强的话,都希望对方“听自己的话”,甚至服从自己的意志,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有的就会想办法来贬损对方的能力、水平以及人格方式,让另一半觉得自己能够娶到对方或者嫁给对方都是对方施加的恩赐,比如一个学历很高的人和一个学历很低的结合,反复哪壶不开提哪壶就是一种典型PUA了,目的是为了贬损对方屈从自己。再比如一个穷山沟凤凰男娶了一个大城市的老婆,老婆反复提他的出身贫苦自己在城里人跟一个乡巴佬过,这个其实就是女方对男方的PUA;如果女方在家带娃做职业太太,也可能遭遇到来自丈夫的PUA比如你工作能力不够,我在外面受苦养你等,让对方高看你一头实际上就已经牢牢掌握了主动权了;再比如家长对小孩也会采用类似的PUA,一般就会采用你看其他小孩为什么考试更好,你怎么就不行,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你知道吗?言外之意就是你不行,你得听我的,好好改造等等。
所有PUA都是在熟人场合,为了营造人格上不平等,以及对方开始自行贬低自己,让对方觉得有道理是自己问题多,主动向对方屈从,并以对方的解决办法和方案为自己行动规则的模式。而这种洗脑不只是在私人场合发声,在公共领域则应用的更为普遍。
二、公共领域的精神PUA更是随处可见,背后目的却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和欺骗
在公共领域领域PUA更加堂而皇之,比起上述所有的PUA则是小巫见大巫。
由于陌生的外族来进行这样的操作和控制,效果会适得其反,前文已经说了要创造一个熟悉的环境或者有一定的信任中介才能触发精神PUA的理想效果;如果从外国媒体或者政要口中对中国以这些词汇为名义的要挟,则会激发起民意的强大反弹和抵触,而起不到精神PUA的效果。
在公共精神PUA大多有一些冠冕堂皇的大词,这些词语本身帮助PUA实施者站在一个较高的道德高地居高临下对施暴对象进行人格羞辱。而这些词汇本身可以多面解释,以其光鲜面吸引小白认同,但是从中又能达到PUA的绝佳效果。
而在对华公共领域外人就需要扶持一批中国人作为吹鼓手和发声工具,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公知”,他们之间的利用并不只是简单的通过海外基金会援助,尽管有些还是或“学术”、或“慈善”名义捐献开展的,但总是存在某种利益输送链条而结成利益共同体。往往这些公知也会成为一些境外媒体和名流场合的报道重点;而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倾向或有利的价值观的基本都被当做是空气对待。
而拿到了海外荣誉的公知,会提升他们的地位或者社会影响力,甚至很多会议都会直接给予更好的出场费形式来予以身份和地位上的强化,目的是不断强化该学者或者公知在大众心目之中的权威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任感,凝聚在他们身边的粉丝和受众就会自觉把他们当做是代言人,但是他们本质上也是事实上异国对本国精神PUA必不可少的“信任”中介。
比如在文化领域,我们80后从小就接触了各种民族劣根性宣传,但是国外富豪各个都跟圣人一样热衷于为了人类慈善和捐款之类的就是这种相对拙劣的宣传口径之中长大的。在文化领域国外意识形态实际上一直保持高频大量资金的灌注以强化西式价值观。在好莱坞电影里中国人角色基本属于打酱油存在,甚至是一个奸滑猥琐反派,而正派人物,无一不是英俊帅气欧美人士;即使华人是主角的电赢,一般也是华人女性为主角,如何义无反顾对于欧美男性暗送秋波,投怀送抱,时刻以欧美人种对华的高人一等;而很长一段时间在西方舞台上他们往往挑选的中国人面孔充当所谓的国际模特都是那种五官都相当“平奇”,甚至有点丑的形象,以此在男性心目之中塑造欧美女性的“白”、“五官坚挺分明”状态;甚至有人在这种长期精神PUA之中驯化出了一种畸形的审美,比如前一段时间在网上被人挖出的清华美院眯眯眼妆作为毕业设计汇报方式,可谓精神PUA之中自我丑化,丑态毕露。
再比如精神PUA在女拳组织或者极端追求权力欲的女权组织那里实际上也是熟练运营这种精神PUA的急先锋。他们PUA工具就是妇女权益,实际上他们只是把妇女作为工具在用,以此挑动起各个层面的性别牌和性别战争。比如我国就有很多专门监控国内家暴犯罪以及社会事件的NGO或者文化传媒公司,他们做连续十多年监控国内的家暴白皮书,甚至推动一些妇女权威机构采纳,继而出台一些官方背书的数据;但有些女拳组织一直强调做所谓犯罪男女性别调查占比,塑造出犯罪分子90%为男性的数据;而不从法律所规定的行为动机证据等角度去评测。而这些组织打着名义无一不是“人权”旗号,并从“人权”置换为“女权”,再从“女性权益”置换为“女性权力”一系列概念偷换,鼓动妇女愤怒、夺权等操作,其实搞女权运动重点都是在运动上,与8090年代的民运分子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换了一个马甲。很多女权组织明目张胆的数十年长期拿福特基金会、盖茨基金会的赞助费用,甚至在其白皮书上直接印出,在网上只要留个心眼都能够看出,用现在流行话说叫做“恰烂饭”,中国女性本身成为他们数据和工具,目的是塑造女性弱势刻板印象,继而洗脑女生去对周围男性进行精神PUA,侮辱男性为潜在的犯罪分子以及家暴分子,从而散布出一种恐婚恐育情绪。而幕后组织则是精神PUA的高手。
很多精神PUA操控者善于找各种“对冲”方式,再把男子汉的英雄气和正义感在传媒领域磨灭之后,再植入出一些讨好取媚女性小鲜肉之后,让女性为之盲从作为审美倾向,再鼓动其他男生以此作为性格取向,就能够实现“PUA”目的——精神操控。
比如上文提到女权组织(名义女权实际上重点在组织)他们目的是裹挟人进行运动,从而制造性别对立。比如同样是境外资本也在扶持了一系列的流量小生,这些流量小生、小鲜肉毫无演技、专业水准和艺德,但是在资本代言疯狂安利和资金利益的推荐之下能够迅速走红,这些“去雄化”男性本身占据公众注意力资源,吸收一波女生粉丝,但是很快因为一些桃色新闻以及艺人本身道德败坏和龌龊勾当而吸引女拳迅速加入进行暴击。而本身他们均属于资本打“性别牌”的左右手力量。早有一些敏锐的人士觉察到,小鲜肉本身是对国家审美安全的冲击;试想年轻人如果以此为偶像、为追求,注定性格柔弱、不堪一击,则更容易进行外部操控。
女权运动和公知所谓“启蒙”都是一脉相承的国外PUA中国的典型产物。只不过二者是有一定的分工的,女权运动或者极端女拳组织之间相互转化互相保护的“孪生”关系,主要是利用网络热点不断扩散非理性的仇恨情绪,主要是以水军路线为主;而公知相对走的是相对上层的路线,主要以洗脑知识分子再以知识分子洗脑民众为主。共同特点是接受同样的海外基金会的费用豢养。二者组合拳长期对中国年轻人进行精神毒害。
精神PUA体现出美国高度的政治素养,在新闻以及文化生活方式方面的无孔不入渗透和操控欲望。这一点在中情局十戒之中进行了清晰说明。
一些由外资曲线控制的媒体实际上为公知创造了不断发生的机会,而这些媒体本身传播策略就是盯着社会上的黑暗面和阴暗面来刻意渲染,事无巨细的描绘,尤其是对于犯罪事件、社会事件他们都会想办法把这种人们的不安全感往社会公共管理层面进行引导;几乎所有的个案都可以渲染夸大为一般社会问题;以此成为我们关注的社会热点。
而公知本身也一直借助于一些发生的偶发个别事件,进行渲染和夸大本民族的劣根性,素质如何底下,怎么怎么low之类的;在塑造了这种糟糕现实之后,指责为上述达不到上述光鲜亮丽的词汇标准,继而再不断引导人们去设想一个理想彼岸世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舆论环境都被这种精神PUA所笼罩,直到自媒体出现之后更多人开始释放不同维度的信息,并且让人认识到公知本身嘴上念得主义实际上肚子里都是生意;当然有一些被带节奏,并从中获得一些滋养的人将之不认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追求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彰显。不难看出,公知话术体系与《新闻联播》模式完全是相对的,某种程度上外族对华意义上的BBC或者CNN版对华特别版的《新闻联播》,正好说明其本身立场完全相反。
再比如西医对于中医精神PUA则是从中医不科学、不现代的角度切入的,一旦中医陷入到要证明自己是科学,而被迫进入到现代化语言陷阱就不得不按照西医方式进行改良。由于中医中药本身是用最简单的自然法则来解释并不断形成有效实用便宜的体系,这与国外西医西药均有专利保护期和专利费用形成了显然对比,因此封杀中医基本上是一百多年西药产业集团目标。在公知和舆论场也提供了这种助攻,他们往往过分把中医医生的庸医拿出来进行否定,却对西医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和后遗症闭口不提。以致于中医不不得在疫情时候挺身而出来证明自己;但是疫情略有缓和之后,很多由西医药产业权资本控制舆论基本上都把中医当做空气一样冷处理,抬出炙手可热西医医生代言人出来。
综上所述信任场不一定是熟人,还有专家需要一些看起来比较光鲜或者正确的词汇,任何好的概念其实都是绝妙的控制工具,比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还有一堆比如“科学”、“现代”、“国际”、“开放”等等无比光鲜的词汇,具体体现在怎么用,用在什么场合,只要你不否认这些词是有价值的包含一定合理性的词汇,就会在这些词的外衣和掩护下之中进行对你进行肆无忌惮的诋毁和攻击。
比如美国民主基金会都是向其他国家输出民主,一般只要不符合上台不是他们扶持的买办阶层基本都会进行抹黑;自由就是他们有打的和攻击你的自由;人权就是想办法挑动内讧实际上这些人对于他们都是工具人;科学本来是精细的能够可复制的实验理论但是如果对于破换自身利益的学说出现一律视为不科学;现代就是美式文明,国际就是讲英语的西方世界其他地方需要出让符合他们定义的规则进行活动,开放对美国来说“关门吃独食,开门吃四方”,用自身强势美元霸权购买全世界的资源并占据世界市场。某种程度上说,当今世界一直在忍受这一套话术的精神PUA。
从某种程度上美国真正的实力并非是经济层面的成就,其内核是文化价值观霸权实力;外国人也不是不讲政治,他们的政治就是上述一套能够有效PUA的价值体系。
最后星哥想说,防止被精神PUA控制和毒害,唯一办法就是彻底了解。因此上面花了很多的篇幅来进行讲解各种PUA是如何发生的,不难看出,很多人都是长期被PUA的,有的人已经被PUA了再去PUA更多人,有的人已经从这种把戏和忽悠套路之中觉醒了。了解了PUA就会不会带节奏,了解其中逻辑关系,学会分析各种概念的名实关系,所有好概念都是工具,如何抛开概念去看背后的动机和战略意图才是迈向正常思维的第一步;然后再借助互联网工具从各种光鲜的由头名目之中扒出很多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从而对其PUA术树立起心理警戒;最后在观察过程中佐证,结合相应的书本以及生活经验实事求是,这样就形成了独立思维的辨别能力,也不会在汹涌的舆情之中被带节奏,成为被PUA操控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