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即气虚和血虚,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早衰,可引发贫血、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可见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气血不足属气血同病。气血亏虚则会形体失养,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为常见证候。临床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许多疾病都可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病症,例如:
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恶性肿瘤: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癌细胞本身也会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导致人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
其他: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动脉粥样硬化、中风、骨折、手术后、产后以及长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也会导致气血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