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传播风险高,需采取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母婴阻断方法,孕妇需定期复查,新生儿要及时接种并按规定随访检测。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若不进行干预,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高达90%左右。因此,对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需要采取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以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以下是一些母婴阻断的方法:
1.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10μ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之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2.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HBIG,剂量应≥100IU,可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
3.母婴阻断: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母乳喂养。
4.替诺福韦酯(TDF):对于高病毒载量(HBVDNA≥2×105IU/ml)的孕妇,在妊娠24周~28周时开始服用TDF,直至分娩。TDF可降低HBV母婴传播的风险。
5.剖宫产:剖宫产并不是预防HBV母婴传播的必要措施,但可减少新生儿接触母血和阴道分泌物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应在孕期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以了解病情进展。同时,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随访和检测,以确保母婴阻断的效果。
总之,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应采取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以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同时,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随访和检测,以确保母婴阻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