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入药,具有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等功效,对改善睡眠、提高记忆力、抗菌等有一定作用。但需注意,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且不宜与饴糖同服,热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可入药,具有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等功效。以下是关于菖蒲的详细介绍:
一、功效与作用
1.改善睡眠:菖蒲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菖蒲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协同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还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
2.提高记忆力:菖蒲含有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菖蒲螺烯酮、水菖蒲酮、菖蒲螺酮、菖蒲大牯牛儿酮等成分,具有一定的益智、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3.抗菌:菖蒲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4.化痰开窍: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神志昏乱。
5.醒脾和胃:菖蒲气味芳香,其性清凉,能开胃进食,和中辟浊。用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舌苔浊腻者,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
二、使用禁忌
1.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菖蒲。
2.菖蒲不宜与饴糖同服。
3.菖蒲性温,热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三、使用方法
1.菖蒲粥:菖蒲10g,粳米50g,白糖适量。将菖蒲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可化痰开窍,适用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不清、痴呆、耳鸣、耳聋等。
2.菖蒲酒:菖蒲100g,白酒500ml。将菖蒲洗净,晾干,切碎,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饮用。每次15-30ml,每日2-3次。可化痰开窍,适用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不清、痴呆、耳鸣、耳聋等。
3.菖蒲散:菖蒲30g,远志30g,茯苓30g,人参30g,龙骨30g。将菖蒲、远志、茯苓、人参、龙骨分别研为细末,每次6g,加生姜10g,大枣2枚,水煎去渣温服,每日2次。可化痰开窍,适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痫证等。
四、识别技巧
1.看外形:菖蒲的根茎呈扁圆柱形,有多数细长的根须,表面为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
2.闻气味:菖蒲具有特异的香气,闻之有清凉感,而伪品则无此气味。
3.尝味道:菖蒲的根茎尝之味辛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菖蒲治疗疾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