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是双侧肾脏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部分肾炎具有传染性,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部分具有传染性,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针对病因和症状的治疗等。
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病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部分肾炎具有传染性,具体分析如下:
1.定义: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是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好发于4~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之后,大部分病例2~3周前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但感染程度与是否发病之间无平行关系。40%的病人首先发现血尿而求医;90%的病例出现水肿,轻者晨起后见眼睑浮肿,重者水肿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出现气急和腹胀,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小便化验几乎都含有蛋白质(蛋白尿)。
2.病因:肾小球肾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①细菌、病毒等感染;②自身免疫性疾病;③药物;④遗传因素等。
3.传染性:部分急性肾炎具有传染性,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通常于感染后1~3周起病,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的血清出现之前,故在感染后1周内注射青霉素,不能预防本病的发生。
4.治疗:肾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针对病因和症状的治疗等。
5.预后:肾炎的预后因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和方法等因素而异。部分急性肾炎可自愈,部分慢性肾炎则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总之,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具有传染性的肾炎,应注意隔离和防护,避免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