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起个大硬包肿胀可能与精神紧张、局部出血、组织感染、神经血管性水肿有关,需根据病因分析,具体如下:
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精神过于紧张导致身体处于绷紧或肌肉僵硬的状态,可导致皮下出现血肿,引起肿胀、硬包、疼痛等表现。这时避免接触水,保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出现皮下血肿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即可自行消退,若血肿消退速度较慢可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皮肤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在进行针灸时,刺伤了毛细血管,又由于针孔闭合快,血液淤积在皮肤下面导致出现硬包、肿胀等症状。患者可按压止血后即可自行缓解。
在针灸前皮肤消毒不够彻底或针灸后针眼处理不当,造成皮肤局部组织出现感染现象,从而导致硬包、肿胀现象出现。这时应避免接触水,保证皮肤清洁干燥,患者可涂抹抗生素软膏,例如克林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当毫针针尖穿透进入皮下组织较为疏松的部位时受到刺激,局部神经出现急性水肿,导致出现硬包、肿胀等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会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