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要当心出血、感染、疼痛、干槽症、创口愈合不良、邻牙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应注意口腔卫生,按照医生建议护理,有异常及时就医。
拔牙后需要当心以下并发症:
1.出血:拔牙后创口会有血液渗出,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血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贫血或感染。
为了减少出血,可以在拔牙后咬紧医生放置的纱布或棉球,咬住30分钟至1小时后再吐出。
拔牙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和漱口,避免刺激创口。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2.感染:拔牙后创口容易感染,导致疼痛、肿胀和发热等症状。
拔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热的饮料。
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创口红肿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
3.疼痛:拔牙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可以通过服用止痛药来缓解。
拔牙后24小时内,创口周围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和肿胀,这是正常的。
如果疼痛加剧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4.干槽症:拔牙后如果创口没有愈合好,可能会导致干槽症,表现为拔牙后3至4天出现剧烈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
干槽症多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
为了预防干槽症,可以在拔牙后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残留。
如果出现干槽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清创处理,并在创口内放置碘仿纱条,促进愈合。
5.创口愈合不良:拔牙后创口愈合不良可能会导致创口长期不愈合或形成瘘管。
拔牙后应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习惯会影响创口愈合。
如果拔牙后创口长期不愈合或有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检查。
6.邻牙松动:拔牙后如果邻牙受到过度的压力或牵引力,可能会导致松动。
在拔牙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食物。
如果邻牙出现松动,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7.神经损伤:拔牙过程中可能会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麻木。
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数周或数月内自行恢复。
如果麻木症状持续不消失或伴有其他异常感觉,应及时就医。
拔牙后的并发症虽然不常见,但仍然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拔牙后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拔牙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