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是发现肠癌的重要手段,对高危人群和有肠道症状的患者,应积极进行。
不做肠镜可能会漏诊肠癌,因此肠镜检查是发现肠癌的重要手段。
虽然肠癌的诊断方法有很多,如大便潜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等,但这些检查都有其局限性。
大便潜血试验虽然简单方便,但敏感性不高,容易漏诊早期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肠癌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但特异性不强,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升高;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肠道内的肿块或其他异常,但对于早期肠癌的诊断价值有限,而且也不能明确肿瘤的性质和浸润深度。
肠镜检查则不同,它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发现息肉、肿块等病变,并可以进行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类型。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40岁、有肠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癌。
此外,对于一些有肠道症状的患者,如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便血等,也应该及时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肠癌的可能。
总之,肠镜检查是发现肠癌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和有肠道症状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检查。同时,其他检查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诊断和评估肠癌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无法耐受肠镜检查;或有腹膜炎、肠穿孔等禁忌症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肠镜检查。此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