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便血或大便潜血阳性、长期腹泻或便秘、腹痛、腹部肿块、不明原因的消瘦、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等症状要做肠镜。
1、便血或大便潜血阳性
不明原因的便血,无论是鲜红色、暗红色还是黑色,都可能提示肠道存在病变,如息肉、肿瘤、炎症等。通过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
2、长期腹泻或便秘
持续时间较长的腹泻或便秘,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存在肠道结构异常或功能性问题。肠镜有助于发现肠道炎症、息肉、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也可以评估肠道的运动功能。
3、腹痛
尤其是下腹或脐周不明原因的反复发作的腹痛,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肠镜检查可以排除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导致的腹痛。
4、腹部肿块
腹部摸到可疑肿块,可能来源于肠道。肠镜可以帮助确定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并判断其与肠道的关系,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活检明确性质。
5、不明原因的消瘦
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可能是肠道疾病影响营养吸收或存在恶性肿瘤消耗所致。肠镜检查有助于排查肠道肿瘤等疾病。
6、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尤其是在较年轻时发病,本人患大肠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
需要注意,肠镜检查虽然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都需要立即进行肠镜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等,必要时还会结合其他检查,如大便常规、腹部超声、CT等,来决定是否进行肠镜检查以及检查的时机。同时,肠镜检查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肠梗阻等,在进行检查前需要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和判断。如果对肠镜检查有疑虑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检查的必要性、风险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