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在一定范围内的暂时性黄疸,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发生时间和人群、胆红素代谢特点、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如下:
1.发生时间和人群
生理性黄疸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更为常见。通常在出生后的2~3天开始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开始逐渐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约持续1个月。
2.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环境改变,过多的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胆红素。同时,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不足,使得胆红素在体内蓄积,从而出现黄疸。
3.临床表现
生理性黄疸的患儿,皮肤、黏膜及巩膜会出现黄染,但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除黄疸外,宝宝吃奶、睡眠、精神状态等通常都正常。
4.处理方法
生理性黄疸通常会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干预。但需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在这期间,可以适当增加喂养次数,促进宝宝排便,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同时,要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或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则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