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肠镜的情况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肠道疾病筛查与随访、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怀疑有肠道肿瘤或息肉等。
1.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
当出现长期腹痛、腹泻、便秘、便血、消瘦、贫血等症状,且内科治疗无效、原因尚不明确时,肠镜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因。这些症状可能与肠道炎症、息肉、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
2.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便意频数但无粪便排出,以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如大便变细、变扁、表面有凹槽或伴有黏液、脓血等,都是肠道病变的可能信号。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肠道黏膜状况,帮助发现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3.肠道疾病筛查与随访
对于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检查可以作为普查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已经接受结肠癌手术或息肉切除的患者,肠镜检查也是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的重要工具。
4.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
当钡剂灌肠、结肠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肠道有狭窄、溃疡、息肉、肿物等病变时,肠镜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怀疑有肠道肿瘤或息肉
对于怀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瘤的患者,特别是当X线检查或CT检查不能确诊时,肠镜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此外,对于已经明确有肠道肿瘤或息肉的患者,肠镜检查也是评估病情、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手段。
肠镜检查在肠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或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考虑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