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丫子脱皮还很痒,可能是足癣、湿疹、汗疱疹等疾病引起。不同疾病用药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1.足癣
由真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可表现为脚趾间脱皮、瘙痒、水疱、浸渍、糜烂等。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克霉唑、酮康唑、益康唑等乳膏或溶液。如果症状严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洗脚盆等。
2.湿疹
病因复杂,与过敏、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脚部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脱屑、瘙痒等。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为主,如糠酸莫米松、丁酸氢化可的松等。如果有渗出,可先用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如果皮肤增厚,可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等。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3.汗疱疹
与过敏、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手掌或脚掌出现水疱,有时可融合成大疱,伴有瘙痒或烧灼感。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皮。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丁酸氢化可的松等。如果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感染。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