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佝偻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颅骨改变、胸骨及肋骨改变、四肢及脊柱改变等。
1.颅骨改变
颅骨软化是常见表现,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用手指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有乒乓球样的感觉;方颅则多在7-8个月以上的患儿中出现,额骨隆起形成方颅。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影响颅骨发育。
2.胸骨及肋骨改变
鸡胸表现为胸骨前突,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漏斗胸则是胸骨剑突内陷呈漏斗状;肋骨串珠是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或看到钝圆形隆起,以两侧第7-10肋较为明显;肋膈沟则是由于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条横沟。这些改变会影响胸廓的形态和功能,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受限。
3.四肢及脊柱改变
手腕、足踝部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下肢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脊柱可有侧弯或后凸畸形。这是因为长骨的生长受到影响,骨骼的硬度和形态发生异常变化。
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易激惹、烦躁、哭闹、多汗、睡眠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此外,生长发育迟缓、出牙延迟、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也可能伴随出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对婴儿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婴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预防佝偻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