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痛了几天了可能与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胆囊炎等因素有关,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可能与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体感染有关,进食生冷刺激的食物、摄入有毒植物或服用胃肠道刺激性药物等因素也可能引起此病,炎症因子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使其发生痉挛,患者会出现肠胃痛的症状,不及时进行干预,疼痛症状可持续存在,还会伴有恶心、发热、腹泻等症状。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药物治疗,解除胃肠道痉挛,减轻疼痛症状,还可以使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或藿香正气水等药物缓解恶心症状,如果细菌感染严重,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或阿莫西林等药物控制感染,改善病情。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或不洁的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降低感染的风险。
2.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可能是由胃酸与胃蛋白酶对自身的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导致的,应激、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或不规律饮食等因素也可能会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胃痛伴随肠道疼痛的症状,疼痛可反复发作,多在空腹时出现。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或硫糖铝等药物保护胃黏膜,减轻疼痛症状。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等药物联合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病情。患者要及时调整用药,必要时可以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还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调节情绪,放松心情,还要合理饮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3.胆囊炎
胆囊炎可能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由于炎症刺激,胆汁分泌代谢发生异常,进食油腻的食物后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放射至胃部与肠道,从而会出现胃与肠道疼痛的感觉。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去氢胆酸片或消炎利胆片等利胆药物治疗,还可以选择头孢呋辛、氨苄西林钠或林可霉素等药物治疗,预防细菌感染。如果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胆囊切除术、胆囊造口术等,改善病情。日常要清淡饮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比如肥肉、炸鸡等,还要避免过饱,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除了以上常见的疾病外,还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该症状,比如胰腺炎,该病主要是由胆结石或长期饮酒所致,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头孢克肟或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感染,改善疾病症状。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完善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或腹部超声检查等,明确原因,进行规范处理,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避免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