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险分级标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级别。
1.低危
高血压1级,不伴有危险因素,年龄<55岁。这类患者通常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即可控制血压,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建议每3个月随访1次。
2.中危
高血压1级,伴有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有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此类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并可能需要开始药物治疗。治疗后,血压需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建议每1-2个月随访1次。
3.高危
高血压1-2级,伴有≥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外,可能还需要针对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控制血糖、血脂等。建议每1个月随访1次,监测血压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
4.极高危
高血压3级,伴有1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并存临床情况。此类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极高,需要立即开始强化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针对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和其他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高血压的危险分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